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纪委“大数据年报”,是干部头上的“紧箍咒”

[ 作者:栖寒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1-06 录入:12 ]

昨天,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了2015年反“四风”的大数据年报,梳理了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纪委官方网站2015年通报曝光的数据。该年报称,2015年前11个月,受处理的县处级及以上级别干部人数比上年增长51%。统计还发现,2015年以来,部分地市通报曝光数量较少,在省级纪委官网,通报曝光数占违纪问题查处数不足20%,部分地市“零通报”。(1月5日人民网)

反腐,毫无争议的成为2015年度的热门词汇。一大批“老虎”“苍蝇”的先后落马,让人民群众不禁伸出大拇指为中央和中纪委点赞。2015年的反腐成绩固然显著,但是也让很多人疑惑、猜测:新的一年,反腐败工作会不会告一段落?高压这么久,会不会进入疲劳期?已经落马这么多官员,是否意味中纪委会就此收手?

2016年元旦三天假期中,中纪委没闲着,干了不少事,“大动作”接二连三。一是再次批量公布习近平反腐论述,震慑那些还心存幻想的人。二是正式实施《准则》《条例》,对违纪现象露头就打一寸不让。三是“四风”问题通报太少,要加大曝光力度。四是开通微信公众号,欢迎随手监督,方便老百姓“一键举报”。

种种迹象表明,反腐没有刹车日。所以,笔者认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要时刻牢记,在自己的头上,始终有把反腐利剑,一旦自己伸出腐败之手,必然会受到党规政纪的严惩。同时,要最终实现腐败问题彻底绝迹,还需要党委、纪委和官员共同努力,从持续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努力加强纪检监察组织自身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战鼓之下壮士正冲锋。如果说纪委“大数据年报”是戴在领导干部,甚至是每个机关工作人员头上的“紧箍咒”,倒不如说它是我们执政为民的维他命元素,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外部推手。在此,也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在这样的严密监督之下,要时刻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和生活行为,切实转变作风,彻底告别“四风”毛病。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