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走上央视的西江苗寨嘎歌长桌宴

[ 作者:龙继光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10-31 录入:王惠敏 ]

最念共产党,最懂感党恩。作为一个普通平凡的人,可能你都没有曾留意过,在西江千户苗寨景区核心区《美丽西江》现场,一面面神圣的五星红旗在演员和游客们的手中飘扬已过一千多余场次。这庄严神圣的《歌唱祖国》旋律,是《美丽西江》让人无不触动心灵的场景,感染着每个在场观众心灵深处的爱国热情,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幸福的生活。在苗寨人心里,最离不开的,就是手中的五星红旗。

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建立10年来,历经艰难坎坷,随着交通、旅游设施的不断完善,使这个深藏大山的高原明珠逐渐走向世界。西江千户苗寨凭借其宏伟壮观的吊脚楼奇观以及浓郁的原生态民族风俗文化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吸引天下游客络绎而来。如今的西江千户苗寨,正是党中央西部大开发践行旅游助推脱贫攻坚收效最为成功的有力见证。西江苗寨,如今已走向世界,挤身全国著名景区,发展成为贵州省旅游最为靓丽的名片之一。

西江千户苗寨的老百姓们深深感受到没有祖国的繁荣富强,没有党的西部大开发的好政策,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国庆节期间,西江苗寨同胞们用自已独特的方式,将最原生态的红辣椒、桔黄的玉米经过精心组合搭建成了一面巨大的五星红旗,庄严醒目地树立在了苗寨芦笙场的中央,共庆祖国70岁生日,给整个苗寨带来了国庆节期间的浓浓气氛。

在苗寨里,国庆是一个伟大而隆重的日子,此时恰正值苗族的年末岁首,是五谷丰登,颗粒归仓的时候,为庆贺丰收之喜,喜迎国庆,四里八乡的苗族人们相约而来,聚集在一起,摆上长长的苗寨嘎歌长桌宴,庆祝伟大的祖国诞辰70周年,庆贺风调雨顺,喜迎丰收。苗族人们在长桌宴上敬酒抒怀,整个古街营造着友好、和睦、团圆的浓浓气氛。

嘎歌长桌宴是西江景区最为典型的苗族宴席代表,是西江长桌宴最为古老的文化源头。如今的嘎歌长桌宴已遍布西江苗寨各种风格的农家乐。嘎歌长桌宴在历史上是苗族宴席最高形式与隆重礼仪,是主人和客人在寨子联谊、娶亲嫁女、满月酒、盛大节日等围长桌子招待客人的一种飨宴。在古代几千年的历次苗族大迁徙中,嘎歌长桌宴有着特殊的含义,苗族同胞在迁徙过程中为了生存,各部族分居各地,但为了商议决策等重大事项,击鼓相约邻寨部族集中,围长桌而坐进行议榔的宴席,议事完成后直接在长桌上上酒摆菜,嘎歌长桌宴名由此而得来。嘎歌长桌宴上,体现的不仅是苗寨人的热情好客,团结和谐,更传递了苗寨人对自然怀有的崇尚之心和大美情怀。 嘎歌苗族长桌宴因其独特地保留了苗族从古至今的文化传统,已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央电视台在9月30日这天来到了苗族同胞中间,对苗寨普通百姓里来说,真实地感受到党离我们如此之近!党中央的重要媒体中央电视台就在我们的眼前,来到我们的嘎歌长桌宴!来到了我们普通寻常人苗族同胞的身边!关注着这个苗寨,关注着我们每个苗族同胞生活发生改变的点点滴滴。在手机里,在电视上,我们都能新切感受得到这位站在我们面前现场报道的来自中央电视台现场报道的陈春晓记者。随着镜头的转移,关注着这面高高坚起的五星红旗,关注着这个千人喜迎国庆的长桌宴的盛况、这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从清晨开始,中央电视台整整地陪着这个古老的苗寨一整天。从古芦笙场上的歌唱祖国大团圆到古街上的迎国庆70周年丰收长桌宴,一直从早上的黎明到晚上的万家灯火,在这喜庆欢快的日子里,共同迎接祖国70华诞的到来!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室里,《走向复兴》特别栏目分时分阶段现场报道总时长达到58分钟之多,直到傍晚时分千户苗寨的万家灯火的陆续亮起。让全国观众跟随西江千户苗寨的欢应之夜沉浸在浓浓的节日气氛中,这在西江千户苗寨历史上是没有的殊荣!西江的发展,是党对西部大开发,对地方政府工作成效的肯定和对旅游助推脱贫攻坚的特别关注,更是党的重要媒体中央电视台送来的一份大礼和对西江千户苗寨的一份厚爱。醉美苗寨!以美丽回答一切!西江千户苗寨,必将走向更加辉煌!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