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别让“工作群”影响基层干部工作效率

[ 作者:周立新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0-17 录入:吴玲香 ]

“请各单位下载文件后组织学习,收到回复。”“收到!”……每天,打开微信群、QQ群回复上级通知、汇报工作进度已为社区干部张群(化名)的日常工作之一。各种QQ工作群、微信工作群,张群已加入30多个。(10月15日《湖北日报》)

在网络时代,用现代化办公工具提高工作效率本是好事。党政机关建QQ、微信工作群,能方便工作交流,缩短上传下达时间,实现资源共享、动态监督。但凡事有度,如果每项工作都建立工作群,都要求基层干部加群,就会形成工作群过多过滥的现象。一旦基层干部整天在工作群上忙碌,就没有更多时间精力落实工作,会让建群的初衷变味、走形,滋长新的“衙门作风”,成为形式主义的新变种。

网络时代,信息泛滥,必须建有“高速公路”。而在这个“高速公路”上,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得遵守“交通规则”,决不允许“违规占道”,决不允许“横冲直撞”,对泛滥的工作群应对症下药,也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道理就这么简单。

实事求是说,对有些特殊性的工作如会议紧急通知、临时任务下达、联系重要工作、关键工作留痕等确实须要借助QQ工作群、微信工作群,但从基层干部需要 “加30多个微信工作群”的实际情况来看,每天疲于应付群信息,给基层干部增添了不少负担,每项工作都建立工作群,都要求基层干部加群,基层干部就是有三头六臂怕也应付不过来。

工作群只是一种辅助工作渠道,并不能以点带面,因此,应该意识到工作群存在的缺陷和短板,积极完善工作措施。基层工作要精简干练,具体到微信工作群上,能简化的会议要少开,可发可不发的通知就不发。对于工作群本身,能瘦身的就要瘦身,。对于通讯方式,也不应被“群”绑架,“群”的优势是传发文件和图片,并不能取代其方式。一味地依赖于“群”,除了形式主义之外,也有“懒人心理”作祟。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政法委)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