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让基层走出“材料围城”

[ 作者:向小月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0-17 录入:吴玲香 ]

为更好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

事实上,从中央到地方,加强督查检查考核力度,发挥激励鞭策的指挥棒作用,确实有力推动一些工作落地生效,可见督查工作确实很重要。但在一些地方也存在督查检查重留痕轻实绩、动不动就追责问责的做法,评判工作好坏不是看工作实绩,而是看留痕多少,有无领导批示、是否召开会议和出台文件等,基层干部在迎来送往中苦不堪言。

笔者曾听一些镇乡领导干部诉苦,他们一天要接受几个部门检查,一年接受的各级部门督查检查达300多次,因各类迎检要写上千份材料,许多基层干部加班加点忙于撰写情况汇报、补写会议记录、填写各类台账资料等,严重加重了基层负担。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工作做得好不好,最终要看取得什么样的实际效果。笔者认为,强调必要的记录、台账要看是正确的,但主要应看工作实绩,否则搞些花拳绣腿,做些表面文章,既劳民伤财、又违背了为民服务的宗旨。干部只有迈开双腿,跨出“衙门”,深入一线,才能走好群众路线;只有让基层从“材料围城”中走出来,多见具体事,多听群众说,多关注改革发展、政策落地情况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才算是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实惠,因为“只有同坐一条板凳,才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民政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