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塑造乡村个性特色 打通乡村振兴之路

[ 作者:程风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9-10 录入:吴玲香 ]

彭清华在讲话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党的十九大上作出的战略决策。(四川日报)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四川是农业大省,乡村地域广,面积大,人口多,乡村振兴面临挑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四川现在还有部分乡村道路不畅通,行路难,导致政策覆盖难,农产品运输难。二是四川农村人口多,人均耕地少,而且农业生产以粗放型为主。三是许多村落存在无规划、无项目支撑、无政策投入的境地, 发展处于自然和无序状态。四是四川部分乡镇发展存在同质化,照搬其他地区成功经验,发展没有自己的特色。针对以上几点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修建农村公路,打通乡村振兴之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关键,是修路。修路,不仅仅是要修通往外界的公路,而且要修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农村路。现在很多乡村都有了通往外界的公路,但是村子里连接山上种植园的道路还是土路,导致农产品运输困难,同时也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乡村振兴,既需要“主动脉”,也需要“毛细血管”,应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加大通村通户道路建设,从而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二是做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四川是农业大省,许多农业数据名列全国前茅,农产业也远销海外,但是现在的四川农业依然只能算是大而不强,农业生产依然是以粗犷型为主,生产效益不高,导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各地应加大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例如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各级有关部门应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可行性分析,避免项目“水土不服”的情况发生。

三是规划突出特色,打造文化旅游乡村。在打造文化旅游乡村项目中,有部分乡村存在无规划、无项目支撑、无政策投入的问题, 发展处于自然和无序状态。各级政府应加强乡村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总体有序的基础上,要做到因地施策。例如一些有历史积淀的乡镇,也可以根据各自的历史文化,发展古镇旅游业。一些近郊乡镇,也可以发展一些农旅经济等等。各级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文化旅游乡村的资金和人才支持,通过输血和造血,打造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畅通农村道路,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通过乡村振兴,奋力推进四川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从而为治蜀兴川提供新动能。

(作者单位:遂宁市船山区龙凤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