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娃4人考入清华北大, 安塞这家庭获奖30万。“太激动了!从没想过会获得这么高的奖励!区委、区政府这么重视教育,对我们是莫大的鼓舞!”领完奖的吴治保和妻子难掩内心的激动。(华商报 07月19日)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诸多场合多次论述人才对于治国兴邦的重要意义。然而人才的基础在于培育,安塞30万巨奖“耕读家庭”,亮出了党委政府培育人才的决心和勇气,将激励莘莘学子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发奋读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高考制度改革,打通了选育人才的通道,激励更多家庭关注子女教育,搭上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快车道,并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高尖人才。但是在广大农村,由于基础教育薄弱,加之群众思想守旧,因经济原因或外出务工,忽视了子女的教育,造成部分学生过早失学,一部分学生初中或高中毕业就外出务工,因缺乏必要的技能,只能从事简单的劳务工作,与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极为不适应。
重奖“耕读家庭”,鲜明的是正确的育人导向。身为农民的吴治保夫妻俩,仅靠种地、卖苹果供5个子女读书,其背负的压力可想而知,动力平自于夫妻俩吃了没文化的亏,因而不管生活何其艰苦,“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们供上大学,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信念都未改变。五个孩子从父母艰难的生活和坚定培育子女成才的决心中,寻找到了学习的动力,在潜移默化中致力成才,实现了四清华一北大的梦想。安塞区通过巨奖,激励更多家庭坚定培育子女的信心,因为实现民族复兴需要更多复合型人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人才培育制定了清晰的途径,将在完善教育机制中,逐步实现普及高中教育,扩大大专以上招生和职业人才的培育。基层组织就要抓住这一机遇,调整教育布局,提升教育教学基础设施,为农村子女教育提供条件;同时要借鉴安塞的经验,发掘为国家培育人才的典型家庭,宣扬其事迹,加大政策性奖励,引导更多农村家庭,利于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扶持,担起培育子女教育的责任,在做好基础教育中,接受各类院校的选拔,把子女培养成复合型人才,在为党为民的实践中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奉献在民族振兴的事业上。
(作者单位:盐亭县委办公室)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