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把“浙江省‘最多跑一次’经验做法”作为典型经验之一向全国全面推广。“最多跑一次”改革之所以能够作为先进经验向全国推广,是因为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改革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人民网-人民日报 7月9日)
“最多跑一次”,这个理念和目标最先是浙江省在2016年12月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简单来说,就是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就可解决问题。政府通过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全面推进自身改革,倒逼各地各部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促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最多跑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当前,“最多跑一次”已成为全国改革领域的“高频词”,一改过去“群众跑”“跑多次”为“干部跑”“跑一次”,释放出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勇气,诠释着“人民至上”的情怀与担当,是各地各级政府善政与善治的生动实践。
确实,实现“最多跑一次改革”后,市区百姓办事方便了很多,但偏远乡镇、山区的群众办事仍不方便,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仍未完全打通,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卫计、民政、社保等基本服务事项还未下沉到基层一线,如何让群众不出村、社区就能把事办好,在家门口享受政府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步子还需迈得更大一点。
“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最多跑一次”改革需要打破固有藩篱的框架,需要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需要更为“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制度体系和操作流程供给,因此,“最多跑一次”改革仍在路上,还需各方面戮力同心将改革的步子迈得更大一点。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民政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