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让农民丰收节成中国农民狂欢节

[ 作者:谢忠华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6-22 录入:吴玲香 ]

对中国的广大农民而言,今年的秋分必将与往年有所不同。近日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今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06月22日 中国经济网)

在人们被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洋节搞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思想混乱的时侯,农民丰收节应运而生,这个节日既新鲜又不一般,这是破天荒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广大农民欢天喜地,扬眉吐气。这有利于进一步彰显“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是国家对农民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的具体体现。农民的生活一样需要仪式感和幸福感,大家可以共享丰收之喜,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社会各界可以更了解农业发展。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底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而乡村振兴,是全面的振兴,既要不断夯实农村经济发展这个基础,也要推动农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态等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连续15年的“一号文件”,全都是关于“三农”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下,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于提升农民、农村、农业的幸福感,乡村振兴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中央决定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乃至从社会进步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新农村建设必将发挥不可估量的助推作用。     

节日决定了,要办好这个节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好,首先是基层政府要加强组织指导工作,不要让办节日活动顺水流舟,开笼放鸟,无序进行。并且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防止借办节日之机搞腐败和铺张浪费。可以预见,在因地制宜、节俭热烈、农民主体、开放搞活等“四个坚持”的办节思路下,“中国农民丰收节”一定会成为一个节庆大品牌,让亿万农民和全社会都能感受到丰收的快乐。

(作者单位:四川三台县芦溪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