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0岁的梁春荣是辽宁省彰武县阿尔乡镇的一名乡村医生,常身背药箱在阿尔乡镇及相邻的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沙地里行医,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大漠村医”。(2018-06-06 搜狐网)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用老眼光看待村医这个群体,虽然给他们贴的“坚守几十年”“默默付出”“无人接替”等感人标签,但随着在乡村处于人口、资源等净流出的大背景下,村医群体的服务已经远远更不上群众对医疗需求,何况新生代接替老村医寥寥无几,更让人觉得凄凄惨惨。
近几年新医改虽然让村医收入趋稳,少部分村医甚至有所提高,但与原来有卖药收入相比,大部分村医收入比原来少了一大截,甚至不如外出务工。大学生村医人心不稳,因为在农村工作不仅收入低,业务发展空间小,生活也很枯燥,对年轻人毫无吸引力。
加之现如今农村需要的是优质高效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而不是苦情奉献。农村要获得便捷、安全、持久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所以必须解决当前困扰村医的收入、待遇等问题。笔者认为寻找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未来,需要改变思路。总之能保障村民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就行了。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