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扶贫工作时曾指出,“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扶贫工作任重道远,打赢这场攻坚战,各级干部就必须拿出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扶真贫、真扶贫。
根据上级各部门的相关文件要求,总结出要做好精准扶贫工作需做到“严、谨、细、实”
“严”是保证。作为包保单位,坚持做到方案严密、标准严谨、奖惩严明;作为包保干部,坚持做到态度严肃、执行严格。扶贫工作才能做到严格调查、严加识别、严密执行公示程序。对于违反“两该两不该”的相关责任人则严肃问责、严加惩处。
“谨”是基础。在扶贫工作中,要求每一位参与包保的工作人员既要有热情、有干劲,更要常存“谨”念。规划项目,务必充分调研并征求群众意见,要多对决策质疑。须知,决策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贫困户尤其经不起折腾。
“细”是关键。精准扶贫只有细才能准。桩桩件件,都必须注重细节,粗枝大叶,就必然浪费扶贫资源,耽误脱贫进程。一次林业实用技术培训,离开了“细”字,很难达到应有成效,甚至会因技术传授失误而惹出乱子,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实”是根本。在扶贫工作中坚持做到态度诚实、调研踏实、规划务实、工作扎实、措施落实、结果真实。唯此,精准脱贫的成效群众才能满意,才能经得起上级部门的检验,村民不买账,扶贫的成绩、数字说破天、喊破地都没用。
(作者单位:贵州省镇远县羊场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