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青海省将投入推进87个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完善旅游扶贫村基础设施,让旅游带动青海省更多区域发展。(人民网 2018-05-16)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论是建设,还是战争,所谓“天时、地利、人和”都缺一不可。轰轰烈烈的扶贫工作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2020年转眼即至,我们在加班加点搞扶贫建设的时候,一定要牢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和因人制宜”的方针,决不搞“豆腐渣工程”。不要半途而废,而要一扶到底;不要一时不贫,要世代脱贫。
就青海来说,搞旅游是绝没有错了的,搞旅游也是最快最好的扶贫手段。于很多内陆城市来说,大搞特搞旅游行业就可能适得其反,没有“噱头”的旅游业,可能延缓甚至拖慢城市发展建设。而旅游盛行的今天,搞旅游项目已经成了城市发展建设的法宝,你搞我也搞,恨不得所有城市都见一个“马踏飞燕”,所有城市都成为旅游城市,这中想法做法是绝不可行的。
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孟子曾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国的扶贫建设很成功,很多地方的扶贫建设思路都非常的好。但据我所知,很多扶贫建设都只考虑了“因地制宜”,也就是“地利”,而没有考虑“天时”和“人和”,特别是“人和”,很多人都是被动接受扶贫,而不是主动为自己减贫。很多人的“贫”思想根深蒂固,他们有改变的心,但没有决心。我们或许该担心,当扶贫工作结束的时候,两三年之后,他们会不会“再贫”。还有一种说法,思想的“贫”,当然这与扶贫无关,但仍需注意,具体说来,就是高经济建设,也要搞文化建设,经济与文化结合的扶贫才是最好的扶贫。普通百姓的身心都不“贫”,那才是最好的扶贫。
国家大力开展扶贫,这是天时;中国经济发达、商品流通、资源丰富,这是地利;全民一心、出人出力、携手共建,这是人和。坐拥“天地人”,哪有扶不了的贫!
(作者地址:四川绵阳江油市)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