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振兴的乡村方能锁住浓浓乡愁

[ 作者:黄墨语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4-25 录入:吴玲香 ]

15年来,浙江省坚持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扎实行动造就了万千美丽新村。浙江省的改革发展变化,为中西部地区改革发展开了好头,树立了标杆。“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新农村要有新风貌新生活。”这是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新要求。“乡村是中国的根”实实在在道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意图。“根”深则蒂固,乡村振兴,城市发展,美丽中国梦才会实现。(4月24日 人民日报)

还记得王维在《过故人庄》里描述过一个场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绿树青山,民风淳朴,感染着诗人,挑起了诗人无尽的诗意和灵感。而这份让人心驰神往的记忆让多少人想要回归田园,亲近自然。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新村建设正一步步重塑人们深处的记忆。人们是记得住“乡愁”的,即便身在繁华的都市,整日霓虹闪烁,那故乡的青山绿水,房顶烟囱的青烟依然是牵挂。乡村振兴,让“根”更深,让“乡愁”更浓。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建设。每一个地方都有特色,每一个村落都有亮点。规划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把特色、亮点找出来,把风格、元素画出来,从乡村自己的“味道”入手,烘焙一道原滋原味的“佳肴”。乡村是“根”,要让思念者有“根”可寻,有“情”可追,有“物”可思。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乡村,护“根”诉“乡愁”,让乡村充满故事。

细工慢活,雕刻乡村美景。浙江省15年的坚持,换来美丽乡村建设大丰收,总结的一个精辟的定律就是:“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执着地相信“久久为功”的信条。这说明乡村振兴战略不是一蹴而就之事,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不是喊上三五挖掘机,组建一帮工程队伍,进村开发就完事的。乡村的改变,要村民携手,主动转变思想,环境治理,改善基础,提升公共服务一步一步得实时改变,应杜绝盲从,一劳永逸思想。慢工细活,建设美丽乡村需要这样的精神。

创意打造,锁住“乡愁”。乡村是中国的“根”,更是所有漂泊在外人员的“根”。老人们常念叨:“老来还乡,与青山作伴,落叶归根,人生圆满。”这就是对家乡不可磨灭的情愫。乡村振兴,乡村建设理应用心打造,让文化有着落,让自然风光有人赏,让传统民居延续,让传统文化泽润后世,流芳百年。花点心思,锁住“乡愁”。

乡村振兴,新时代新要求新作为,新思想新方向新概念。留得住本色,熬得过岁月,花得了心思,锁得住“乡愁”。大美乡村必然呈现更多精彩,展现更多风貌。

(作者单位:四川省合江县福宝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