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甘肃折达公路考勒隧道段偷工减料”被媒体曝光。这段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公路带病服役四年多,面对举报依然拖延整改。事件发生地甘肃省东乡县,是国务院确定的深度贫困县,群众出行非常不便。
扶贫工作的实质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要致富先修路”,然而要成为“扶贫路”“致富路”的考勒隧道缺变成潜藏重大安全风险的“豆腐渣”工程,实在让人愤慨。其实在实际扶贫工作中,不仅甘肃,很多地方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之所以扶贫这么一项惠民工作会出现如此令人痛心的问题,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部分地区仍存在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干部三天两头往困难群众家里跑,但工作内容不是帮助困难群众想办法、找路子去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而是制作填写各种各样的表格。二是由于在扶贫工作中存在缺乏有效监督的现象,一些农村普遍存在扶贫资金使用、项目开支和工程建设信息不公开,政务村务更新不及时、公示事项不全面等问题,使得干部权力过于集中。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扶贫工作的推进以及政府公信力的树立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不仅不利于贫困户脱贫致富,也让群众对政府产生怀疑甚至厌恶情绪,只有严厉问责,才能对各种违法乱纪行为形成强大震慑,才能根除毒瘤。
(作者单位:易门县浦贝彝族乡苗茂村委会)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