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村干部“坐班履职”赢民心

[ 作者:徐能杰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4-16 录入:吴玲香 ]

为切实加强群众监督,增强全体镇村干部公仆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干部工作作风转变,万源市旧院镇于4月2日起,全镇10村1社1机关80余名镇村干部集体挂牌上岗。挂名牌上岗要求全面实行“三必挂”制度,即上班值班必挂、接访群众必挂、进村入户必挂。同时要求全体镇村干部要充分认识实行佩戴名牌上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觉配合,坚决执行,努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四川新闻网 2018.4.10)

村干部主要是指通过村民自治机制选举产生的、在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及其配套组织担任一定职务、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并享受一定政治经济待遇的工作人员。村干部是区别于国家公务员的特殊群体,村干部是游离于国家行政干部体制之外的、不在编、不脱产的边缘化干部。

村干部不属于全职工作人员,多为村民兼业,村干部待遇属于补助性质,收入低,在承担村务工作的同时,还需要从事农业及其他产业经营以养家糊口,平时忙农活,村里有事就忙村里的,村务工作有副业之说,所以“不在岗”往往是村干部们的常态。

如何破解村干部“不在岗”?我认为还是要推行村干部“坐班履职”,解决群众“办事难、找人难”的问题,增强村级组织服务群众功能,赢得民心。首先要亮明身份,明晰职责。要制定坐班人员时间安排表、联系电话、坐班时受理的具体事务等向群众公开公示,坐班人员由村“两委”干部、大学生村官及驻村第一书记组成。其次要严格规范,提高效率。村干部坐班期间,必须准时,坚守工作岗位。对村民要求办的事项,能现场办理的当即办理,不能现场办理的要告知办理期限;需要到乡镇人民政府或其他部门办理的,要协助办理;无法办理的要耐心细致的解释。坐班期间有重特大问题,要及时按要求上报。第三要强化监督,探索补贴机制。上级党委政府要通过“电话抽查”“实地抽查”“走访群众”等方式定期不定期对村干部坐班情况进行考核,对缺岗、溜岗以及处理事务不及时的,依据党纪政纪追究相应责任。探索建立补贴激励机制,对村干部坐班,给予相应的补助或补贴,增强村干部坐班履职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美丽新农村,离不开村干部队伍的深谋远虑、示范引领和求真务实。村干部“坐班履职”更能赢得民心!

(作者单位:中共宜宾市翠屏区委直属机关工委)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