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减证”方能解民忧

[ 作者:刘厚廷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4-12 录入:吴玲香 ]

要求群众“自我举证”的奇葩证明、互为前置条件的循环证明,让人备受困扰。最近,浙江龙游下决心清理群众和企业办事所涉证明,“砍掉一批、共享一批、替代一批、代跑一批”,这一“减证便民”之举,赢得群众点赞。(人民日报 2018年04月10日)

曾几何时,被要求办理“我妈是我妈”“我还活着”等各种奇葩证明的现象时有发生,时常让群众摸不着头脑、伤透脑筋,甚至连有关部门自身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具。这种打着“从严把关”的名号,层层要求“证明”,不但让群众跑冤枉路、花冤枉钱,也降低了党员干部的办事效率。如何减少群众四处奔波开证明的时间,成为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的关键,也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能和政府公信力的开端。其实,让办事群众跑断腿,并不是党员干部的初衷,而是为了更好地办成事,但如若办事过程可以采用更加简便一些,更加人性化一些的方式进行,定能让群众办事更方便、更便捷。

“减证”是为群众办事“减负”,是为群众办事化繁为简的实事、好事。因此,各级各部门都应大力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坚持应减必减,切实做到“减事项、减层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力争实现群众办事便捷化。同时,要满足既坚决砍掉各类“奇葩”证明,又要保证群众办得了事,就需要各级部门着力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加快实现数据共享,让群众办事不用跑、马上办,做到全程最多跑一次,才能跑进了群众的心坎中。

在实际操作中,要下大力气精简证明材料,做到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材料,一律取消;凡是能通过个人现有证照证明的证明材料,一律取消;凡是能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等方式解决的证明材料,一律取消;凡是能通过网络核验的证明材料,一律取消;凡是出具单位无权查证、无法开具的,一律取消等,真正实现群众办事更方便,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做到能让“数据跑”的绝不让群众跑,条件一时不具备的,党员干部来兜底,当群众能够切实感受到“减证”的明显效果时,才是真正解民忧之日。

“减证”之举正在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中,未来定会有更多的政策陆续出台,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目标终将实现。制定出具不必要证明反馈机制,狠抓便民利民制度建设,同时制定办理各项事务流程,通过窗口部门宣传栏和LED显示屏等媒介大力推广,扩大群众认知度,提升党员干部办事服务效能,方能以“减证”之举解民忧。

(作者单位:四川省江安县桐梓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