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健康发展,只有农民自身素质和能力不断提升,才能有效推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既要注重物质投入的硬件建设,更要重视提高乡村人口素质的软件建设。懂农业,方能知轻重;爱农村,方能守初心。乡村振兴战略得靠一批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的人去落实。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受益者,必须要把亿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要让农民成为一种让人向往的职业,造就亿万懂农业、爱农村的职业农民,这将是振兴乡村的生力军。
乡村振兴战略得靠这样一批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的人去落实。一方面,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另一方面,只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让农村成为引人入胜的天地、农业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才能使人留在农村。这就要求,既要做减法,减少农民数量,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又要做加法,提高农民,做大现代农业,做强新老农民群体,为乡村振兴引入“活水”。
农民领航乡村振兴路,要有想法,有思路,在思想上走在前面。“农民”两字不仅是一种身份,而且是一种职业,同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股强大力量。创业者应当怀着远大理想到农村去施展才华,怀着对农村的美好向往,对土地的特殊情感,可以带资金、技术托起新农业,创造更多的返乡下乡创业的许多新成果,作为接受过新知识和在外接触过新事物的年轻人要对农业有更多的思路和想法,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的落后方式要在新农民的手上实现改变,要把政策和科技有机结合,在乡村振兴梦上实现整体规划,打赢乡村振兴的攻坚战。
农民领航乡村振兴路,要有作为,有行动,在踏实肯干上落到实处。年轻人回乡村是带领农村人一起共同致富,就要有扎根乡土村原的定性,同时也要明白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农村建设,不是走走指挥安排的过场,不能图一时新鲜,赶时髦一哄而上,更不能因短期效果不佳而离开,要真正不怕脏不怕累的和农民打成一片,组织群众、号召群众、发动群众的内动力,只有农民积极参与、协调配合,才能落实好各项政策,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乡村振兴。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目前,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只有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更多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服务于民,激活农民的乡村振兴主体地位,才能谱写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宜宾市翠屏区环境保护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