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子女教育受到当地父母的重视,“教育移民”现象愈加盛行。为了方便孩子上学,有经济条件的家庭在县城买房,一些家长还专职陪读。而举家迁入教育条件更好的地区,成为农村教育的新动向。(澎湃新闻 2月22日)
孩子是全家人的希望,也是祖国的未来,子女教育一直都是是家长最关心的话题。现如今,县城教师工资的提升使得越来越多的优质师资从农村流向县城,县城教育质量大大提升,况且这个阶段的孩子多处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校的日常开支并不大,加上农村和县城的生活成本差距并不十分明显,大多数家庭能买得起所谓“学区房”,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家长有能力把自己的孩子送往县城。然而,在农村学生大量流入县城的同时,乡村学校面临的却是缺少师资和生源,有些学校甚至面临倒闭,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然而,把孩子送去县城读书,孩子都会取得好成绩吗?又有几个孩子考上了清华北大?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2017年底发布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7》显示,进城读书儿童学习受益情况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家长把孩子完全交给了学校,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对孩子关心欠缺,忽视了孩子的营养健康。有些学生进县城后受到外界的诱惑更多,也更容易分心。就像裴老师说的那样,“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并不是一个好学校、好学区就能解决的,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共同配合。”另外,要大力振兴乡村,发展乡村教育,完善乡村学校基础设施建,优化乡村环境;提高乡村教师的福利待遇,留住优质师资,让在乡村的孩子有学校可去,有知识可学,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成长发展。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