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教育移民:新时代的“孟母三迁”

[ 作者:深白色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2-23 录入:吴玲香 ]

子女教育,一直是中国父母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春节返乡发现,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开始将孩子送往城里读书。为了方便孩子上学,有经济条件的家庭在县城买房,一些家长还专职陪读。而举家迁入教育条件更好的地区,成为农村教育的新动向。(2月22日 澎湃新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开始将孩子送往城里读书。为了方便孩子上学,有经济条件的家庭在县城买房,一些家长还专职陪读。而举家迁入教育条件更好的地区,成为农村教育的新动向。发达城市中的农村“教育移民”逐渐增多,“学区房”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而进城读书成绩是否好转则因人而异。

由于庞大的人口数量、广袤的国土面积以及历史社会发展的不同步、经济结构的不均衡等问题,每个地区的教育资源也有着巨大的差异,在我国,教育资源明显呈现出东部较西部好、城市较农村好的倾向,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家庭非常在乎的民生问题,因此有了孩子的乡村家庭,必然会为自己的子女争取到更好的资源,以谋取未来的发展。

而这一现象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及思考,例如学区房的问题,众所周知,在我国,划片的学校与你居住的地段有着相关的联系,因此为了上到更好的学校,学校附近的优良区域的房子就必然会涨价,在一些发达城市甚至到了天价的地步,这就是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因为房价的问题涉及民生国计,更影响到一个城市的经济结构和风俗习惯,如果任由学区房自由涨落,那么城市本土居民的生活也将收到极大的影响,同时,外来人口也必然会冲击到本土人口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分配问题。

从另一方面来说,乡村孩子到城市里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他们与自身陪读的家长,身在异乡心不定,就像一个城市中的流离子,与城市一定会有不同程度上的格格不入,心理上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这些情绪多数是负面的情绪,因此,他们在城市里的生活状态、心理环境,是很需要城市里的关注的。

因此,可以说,这一新经济现象在当下资源分配不均的大环境中,短期内不可能消失,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缓解、解决这一现象所带来的矛盾,从根本上而言,发展乡镇,使他们渐渐拥有与城市相当的资源,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源头;同时,政府和公共政策也需要向这些流动人口安排一些政策上的照顾与扶持,安抚人民的心灵,使得他们不会在异乡的环境中迷失了自己。

(作者单位:四川省平武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