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冰花男孩”为何只有省长对责任发声

[ 作者:涛红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2-05 录入:吴玲香 ]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这个冬天,一张双手通红,头顶风霜上学的照片让“冰花男孩”王福满走红网络。在2018年云南省“两会”闭幕后的记者会上云南省长阮成发谈及“冰花男孩”时说:“作为省长我觉得有责任,我们做得不够,还有很大差距”。(2月2日 央广网)

“冰花男孩”王福满,在社会的关爱中解决了上学的困难。然而面对事件的责任,为何只有省长阮成发发声呢,各级干部都要聚焦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在整改问题中提升扶贫的成效。

“冰花男孩”现象的出现,充分暴露出在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工作的软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越往后就进入了深水区,难啃的硬骨头就越多,更需要扶贫干部在对接群众的需求中,既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 亲力亲为破解群众生产和发展产业中的困难,又要结合农村义务教育“改薄”工程的实施,协调各方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大寄宿制学校的建设,解决贫困地区群众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消除“冰花男孩”现象,还需要扶贫干部主动作为。基层干部要强化想为群众所想,急为群众所急的初心,对接群众的需求,创造性地落实上级扶贫政策,主动协调项目资金,依靠群众的智慧力量,破解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子女上学、看病就医等方面的困难,不断提升群众致富增收的能力。才不会总是在媒体关注热点难点后才放“马后炮”,如“冰花男孩”、悬崖村的上学路。因而基层干部要在强化扶贫责任中,想在前,干在前,主动对接上级的项目、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想方设法解决群众的困难,才是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冰花男孩”并非个案,省长都主动担责任了,其它领导干部也在反思自己在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以脱贫目标和问题整改为导向,认真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扶贫与扶志、扶智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破除深度贫困地区行路难、用水难、子女上学难、就医难、产业不优、增收能力脆弱等问题,才能以帮扶干部的辛勤付出,实现贫困群众脱真贫,真脱贫。

(作者单位:盐亭县审计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