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莫让“实事”冠上“形式”的帽子

[ 作者:刘厚廷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1-05 录入:吴玲香 ]

日前,中央纪委和河北省纪委通过走访调研、专项检查和巡视巡察,发现张家口市及蔚县、康保县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突出,主体责任缺失,工作作风不实,脱贫攻坚任务落实不到位。河北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作出严肃责任追究。(2018年1月4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督促、检查和监督不到位,对基层存在的虚报冒领、截留克扣、强制收费、违规分配、优亲厚友等问题,调查研究不深入,解决问题不得力,对专项检查、巡视反馈的问题没有全面整改、举一反三”,这是张家口市委、市政府在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凸显了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不扎实不彻底。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脱贫攻坚是党和国家立下愚公移山志,几年来,广大党员干部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而努力奋斗,只为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可以说,脱贫攻坚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大好事、大实事。然而,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中一些地方还存在着帮扶不够准、工作不够实、监管不够严等问题,让摆架子、做样子的形式主义帽子,戴在了脱贫攻坚这件“实事”的头上,严重影响了脱贫的进度。

张家口市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是一次十分深刻的教训,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都受到了严肃问责。但笔者认为,问责不是目的,要让脱贫攻坚这件“实事”摘掉“形式”的帽子,还必须有切实可行的办法。一是针对扶贫领域职务犯罪频发的状况,要对基层党员干部开展警示教育和廉政谈话,加强自我约束,树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廉洁意识;二是积极推进账目公开等机制,账目开支明细、政策通知公示必须进村进组,不能“一贴了之”、无人问津,防止人为故意走形式;三是对查处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曝光,真正起到“通报一起、警醒一片”的效果;四是列好“负面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几管齐下,从严查处在扶贫工作中发生的“四风”和腐败问题。

办法再多,落实好才是关键,若监督监管层层失守,履行管党治党责任不到位,依然会滋生腐败和作风问题。脱贫攻坚工作就是要有“谁不落实就问责谁,该问到哪一级就问到哪一级,该通报曝光就通报曝光”的勇气,才能实现脱真贫,真脱贫,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群众的检验。

(作者单位:四川省江安县桐梓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