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的重要指示。此后,在各种重要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共12次提到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在十九大报告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的号召。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提出后,全国各地纷纷采取措施,从资金、技术、人才培养、对口援建、产业帮扶等多方面掀起了轰轰烈烈地誓死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战役。投入之大,措施之广,史上前所未有。从目前各地扶贫帮扶的措施、决心和态势上看,到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的目标完成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依我看来,这仅仅是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开始,仅能归结于把贫困人口、贫困县从理论上脱贫“扶上了马”,现实了让他们暂时性的短暂性脱贫,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让贫困人口、贫困县远离贫困,道路依然十分漫长。这不仅需要我们把帮助贫困地区脱贫“扶上马”,而且关键还须让我们在他们的脱贫之路上“送上一程”。这就是在国家规定的三年精准脱贫目标实现以后,让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后续措施还须跟上,才能真正让贫困地区的脱贫走上良性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怎样给贫困地区的脱贫“送上一程”?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既有贫困地区客观地理环境的原因,也有交通不便的压力,更有受文化教育水平低、思想意识落后等等主观方面的众多问题,因而要彻底解决贫困地区的贫困,消除造成贫困地区贫困的根源,漫漫长路其修远兮,需要我们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克服的困难因素是很多的。这不仅需要国家从政策层面上的大力支持,还需要我们的专家学者集思广益,从技术上公关,帮助他们寻找到一条精准脱贫产业帮扶、产业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真正让我们把帮助贫困地区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落到实处,杜绝脱贫帮扶之后出现问题“反弹”,呈现二次贫困的现象发生;同时还需要我们从教育文化的普及上,努力解决因为其他因素造成的贫困地区儿童、少年中途辍学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受教育人群与教育文化的普及率,解决他们思想上的现有“贫困”,让他们有机会多走出去,提高自身社会见识和社会认知水平,激励、激发和培育他们外出打工或者自主创业的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江油市水务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