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普照,走进四川蓬溪县常乐镇拱市联村,蜿蜒起伏的绿色山头上,白底红字的标语牌醒目地写着“让土地充满希望,让鲜花开满村庄,让乡亲们过上城里人羡慕的生活”,这是该村党委书记、党的十九大代表蒋乙嘉的梦想与承诺。(人民网11月23日)
十九大报告为‘三农’工作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报告第一次提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指导思想,第一次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任务,第一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总则,这是史无前例的。报告中也提到乡村振兴要增强内生动力,这个内生动力怎么来激发?怎么能“让土地充满希望,让鲜花开满村庄,让乡亲们过上城里人羡慕的生活”。个人认为,增强农业产业发展实力,政策支持,自身自立,走好“一带一路”产业链发展才是富民之路,强国之道,引导农民增收致富可走“十条路”,即:
一、走区域经济之路。根据地域特点和需求,着力开发菜一产业或产品,努力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经济格局。
二、走多种经营之路。面向市场,立足优势,大力发展猪、牛、羊、兔、鸡、鱼、果、药、菜等多种经营骨干品种,形成规模,提高产品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
三、走高效农业之路。加速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推广良种良法,促进农产品优质、高产、高效,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
四、走庭院开发之路。利用庭院,抓好小菜园、小果园、小鱼池、小禽场、小作坊“五小”建设,大力发展庭院经济。
五、走加工增值之路。围绕农副产品资源、依托农村专业户、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搞好农副产品的系列开发和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农产品效益。
六、走产品运销之路。组建农民运销队伍,扩大粮食、畜禽、林果、药材等大宗农产品的长途贩运,促进产品销售,提高经济收入。
七、走典型引导之路。在农村大力扶持和培植各种致富典型,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
八、走发展交通之路。通过改造主干线路,新修经济路,接通断头路,引导农民在路边建房经商办厂,从事二三产业,实现路通一段,致富一片。
九、走劳务输出之路。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实行定量有序、批量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十、走股份合作之路。把股份合作制引入乡镇企业和资源开发,促进资源、劳力、资金、技术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增加企业经营活力,提高经济效益
中国梦,国之切,民之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凝聚13亿中国人的力量坚定不移的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向着人民美好生活而拼搏。十九大报告中,许多利民惠民的新政策、新举措、新思想的出台都为农业农村发展锦上添花,可谓人逢喜事精神爽,坚信有党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领导的党中央领导下,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指日可待。
(作者单位:平武县投资促进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