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一个青年乡镇干部的基层民主协商观察

[ 作者:陶浊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17 录入:吴玲香 ]

6月24日,一场千人参与的基层民主协商对话会在宁乡黄材镇开展。参会的主角是黄材镇17个村(社区)的千名群众,协商的议题是围绕即将开园的炭河古城和村民自身的行为规范和切身利益议题。

协商对话如何实现?议题如何产生、共识如何达成?协商成果怎么落实?这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距离今天,这场协商对话会已经过去近5个月,第一场协商会上进行协商讨论和投票表决最终达成的三项成果皆被运用,直面矛盾、和群众“打商量办事”的方式更是有效地处理了矛盾。

第一场黄材镇民主协商对话会就三项议题进行民主协商:炭河古城景区管理文明公约、炭河古城景区管理文明细则、加强炭河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共同守则。协商对话会成员进行讨论发言和票决协商。

这场协商会后,炭河古城顺利开园,大量游客涌入,人气火爆。黄材镇的群众成功适应由农村跨越到城镇的景区生活,并努力做好炭河古城的管理者、经营者、宣传者和景区形象的维护者。

这场全省首次举行的基层民主协商对话会,是宁乡市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新试点、打造的新样本。宁乡市政协通过构建基层民主协商对话会,对基层民主协商形式进行了一场有益的探索。

正如宁乡市政协主席邓杰平所说,这场协商对话会的本质是“协商于民、协商为民”,为群众发表意见、反映诉求、参与管理畅通了渠道,这是解决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尝试。

11月,第二场民主协商对话会即将开启。这种基层民主协商的形式,如何为宁乡培养一种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从制度设计到现场实施,在过程中,还有怎样的故事?力量湖南专访宁乡黄材镇民主协商对话会的总召集人、黄材镇党委副书记陶浊。

“基层民主协商会是一种制度自信的根本表现”

记者:6月24日,在黄材镇举行了第一次千人民主协商对话会,主题是就炭河古城景区文明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这场协商会有怎样的意义?协商成果如何被利用?

陶浊:民主协商会议从开始筹备至今,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是基层民主协商的主动实践。召开这个会议的背景是中央下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相关推进的意见》。无论民主协商也好,基层治理和党的执政也罢,我们应该也有一个制度的自信,而基层民主协商会议就是一种制度自信的根本表现。

第二,这是黄材镇一个自下而上的乡村振兴计划。炭河古城开园后的火爆程度,是地方领导和推动人员未曾预料到的,炭河古城里的文化内涵、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造就了黄材镇大量游客的涌入。第一次民主协商对话会形成了三个决议,第一个是景区文明公约,第二个是景区文明守则,第三个是环境保护——在景区的秩序营造和规范经营方面,这三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门店经营业主的意识、周边没有参与经营的群众的意识、以及周围群众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都为我们四个月以来100多万游客量、收入达到5000万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民主协商是必要选择

记者:炭河古城开园后,人气火爆。第二场民主协商对话会将在11月召开。在这过程中,民主协商会从制度设计到实施,如何切合实际确定协商主题?又有怎样的难点或者疑惑?

陶浊:黄材镇的交通区位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周边旅游产品的提供还不够成熟,我们前期抓紧建设,用一年八个月的时间把炭河古城从一张图纸到建设完毕,这一时间段精力全部集中在建设上,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周围的配套和产业的打造。

四个月,百来万的游客量给我们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景区周边自发的旅游配套设施如雨后春笋般,这时遇到了两个问题:第一是不上档次,没有有品牌的参与门店;第二是恶性竞争,随着几万人的日接待量,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景区饭店恶意竞争的苗头。

如果政府仅仅通过行政推动能力,一定程度上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所以民主协商也就成为了一个必要的选择,这也是我们第二场民主协商会设定的一个主题。

记者:接下来的民主协商对话会的开展有怎样的方向和计划?

陶浊: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关于打造“田园综合体”,对黄材镇的旅游开发,我们首先考虑旅游产品的提供,预期打造一个民俗村,但这是否能实现?毫无疑问,又回到了群众的组织上——黄材镇的村民要以自己的劳力,自己固定的房产来进行资本的投入。他们是否愿意?这又牵涉到一个民主协商的问题。因此,这是我们在第三场民主协商对话会上准备协商的主题。

第一次民主协商会就形成了良好效果,我们需要继续推动,这是加强社会治理的一个手段。景区是我们始终关注的一个重点,黄材镇还有其他的村,也会以此为圆心扩展到外面去。黄材镇在未来一段时间坚定做旅游产业的目标是不动摇的。

为基层治理丰富思路

记者:民主协商对话会为群众发表意见和参与管理畅通了渠道,解决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这如何影响、助推改进、改变基层政府治理方式?

陶浊:民主对话协商会搭建了一个平台,是人人都可以协商的一个对话机制平台。从制度设计上来看,这是用疏堵结合的方式解决问题,以疏为主,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样一个平台,这样提供更多的建议和发展的思路,也为我们的基层治理、如何丰富和开展旅游丰富思路。

作为基层政府,我们在行政上的手段要接地气,使群众容易理解。其次,从统一的经营管理层面来看,需要回归市场。

比如,在景区客流稳定的情况下,作为基层政府,必须谋划如何提高整个景区从体量到质量上的接待能力。我们倡导成立一些餐饮、酒店、住宿行业的行业协会,在政府和门店之间形成一个缓冲的社会体制,通过行业内部协商、政府协商、民主协商,结合目前已经成型的旅游市场,通过民主协商来整体推动和组织。

记者事实上,黄材镇在刚开始发动村干部开展民主协商对话时,村民对民主协商对话概念模糊,也有“是不是走过场”的疑虑,但是在开展协商对话会后,村民对于这个新的协商对话形式十分认可,觉得是在解决问题,凝聚共识。如何真正确保民主协商制度不是走过场,真正产生实效?

陶浊: 群众的态度关键取决于政府的态度。究竟是形式大于内容、还是内容大于形式,关键在于议题提出后落实的情况。政府收到群众意见之后,除了改变决策、推动落实之外,还需要把政府想表达的东西通过镇到村、村到组、组到网格、网格到屋厂——重新落实下去,在落实的过程中又要把意见带上来,否则就会形式大于内容。

在黄材镇的建设过程中,民主协商的方式和平台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也会矢志不渝地按照宁乡县委、县政府、县政协的指示去开展,推动社会发展。(实习记者/黄璐 陈婉莹)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力量湖南(微信公众号)2017-11-16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