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聚焦党的十九大 打赢脱贫攻坚战

[ 作者:瑜珊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17 录入:实习编辑 ]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11月8日上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成都举行。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作宣讲报告。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报告会,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省政协主席柯尊平,省委副书记邓小刚出席报告会。(11月8日 四川日报网)

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选出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班子,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出了“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描绘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蓝图,提出了一系列好政策,令人振奋、催人奋进。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必须坚决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这些都与我们密切相关,也为广大农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笔者认为,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我们务必紧密联系包村扶贫工作实际,结合村里发展,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把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贯穿到整个脱贫攻坚工作中,把这样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精神转化为做好当前工作的强大动力,努力做好带头发展模范,争当脱贫先锋,坚定信心,奋发图强,抓好脱贫攻坚冲刺阶段各项工作。

在抓好各项实际工作中,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要再安排再部署,精准发力。过去,在包村扶贫工作中,部分党员干部意识不强,对帮扶工作不重视,措施不具体,没有为贫困户切实做实事,认为只要几点硬要求能达到脱贫就没问题,导致工作流于表面,群众满意度不高。如今,包村扶贫干部一定要结合十九大会议精神,精心组织,认真梳理,对包村扶贫工作再研究再部署,找准帮扶点,细化帮扶措施,俯下身子为百姓做实事、解民忧,缺什么帮什么,确保贫困户高标准脱贫致富。

二是要加强思想教育,扭转不良风气。各种扶贫政策全面落实的本意是让贫困群众在扶持、帮扶的大好条件下,经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但部分群众没有在思想上认识扶持、帮扶政策的作用,认为是他自己应得的,导致扶贫效果不佳,甚至有些群众长期存在“等、靠、要”等懒惰思想,没有树立自力更生脱贫的观念,造成年复一年扶持,却不见脱贫效果。因此我们在做好各种帮扶工作中,应加强对贫困群众思想引导教育,让贫困群众树立自我脱贫意识,这才是永久实现脱贫的重要保障。

三是要强建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先锋作用。老乡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放远那些富裕的村庄,又有哪个党组织不强建呢。农村基层党组织具有领导核心和服务凝聚等关键作用,能有效整合各地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基层党员充分发挥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模范先锋作用,在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同时,若能同步加强产业发展,寻求符合当地的特色产业,起好模范带头作用,探寻多种合作模式,形成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经济组织为依托、产业党组织为骨干的组织体系,那么我们贫穷落后的面貌将有效得到改善。

总之,笔者认为,若奋斗在脱贫攻坚各个战线党员干部能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坚定信心,奋发图强,抓好脱贫攻坚冲刺阶段各项工作,辛勤努力,踏实工作,定能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把我们的家乡建设成“家富、人和、村美、业兴”的现代化小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