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乡村振兴战略意义深远

[ 作者:草戊甘棠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0-23 录入:吴玲香 ]

10月1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中提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新华网)

“三农”问题在我国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此后逐渐被媒体和官方引用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它不是中国所特有,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只不过发达国家较好地解决了“三农”问题。中共十六大后,一系列高层会议和政策举措已勾勒出中央新领导集体施政思路的概貌。由于新领导集体面临的问题和担负的任务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他们的施政思路展示出不少“新的东西”。这其中,对“三农”问题的态度极其引人关注。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2012年至2017年,党中央的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加速推进着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绿色发展进程,为我们守护美丽中国、守护美丽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依托。下一个五年,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继承了党对“三农”问题一以贯之的重视并进行了创新发展。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就向社会各界释放了一个信号:资源要素配置要继续向“三农”倾斜,补短板,强弱项,“三农”事业大有可为。报告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给广大农民、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投资者吃下了一颗长效定心丸,对我国“三农”事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单位:马尔康市龙尔甲乡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