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生态文明建设是美丽中国的核心

[ 作者:向雪梅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0-20 录入:吴玲香 ]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的核心是生态文明建设,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完美衔接,成为新时代治国理念。“美丽中国”的治国理念,体现了“人定胜天”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念的转变,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发展形态的重大探索,顺应了时代趋势,体现了人民呼声,凝结了集体智慧。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严峻,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基本国情难以改变,生态赤字不断扩大,雾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频繁出现,“美丽中国”建设遭遇瓶颈。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使人们感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如何加强生态文明保护,建设美丽中国,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全体国民共同努力,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生态文明建设,党的领导是关键。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从决策源头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保障。“美丽中国”的治国理念已经完成,党的执行部门应当切实肩负起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双重任务,从培育生态环境保护观念入手,形成浓厚的生态环境保护氛围;另一方面,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等一系列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刚性制度约束,以预防为目的,惩治为手段,指导企业严格做好降尘、降噪、减排等防护措施,真正将“美丽中国”理念绘制到中国大地。

生态文明建设,企业参与是主力。企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主体,要致力于走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应当视环境保护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切实履行起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建立和完善环保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真正做到从源头上控制、消除污染。

生态环境保护,全民参与是重点。民众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力军,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的有效保障。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与环保的广泛性、深入性和长期性特点,加快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完善相关制度机制,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对于日益凸显的生态危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增强自身的生态保护意识,自觉行动,主动监督。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