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近日,谈起驻村工作体会,陕州区观音堂镇糯米沟村第一书记李令彦如是说。(网易新闻 9月22日)
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贫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是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要注重选派一批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工作。要充实一线扶贫工作队伍,根据贫困村的实际需求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党中央和各级党委以及组织部门把第一书记工作作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先后印发一系列文件通知积极部署推动,充分说明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书记受命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决定了这项工作的时代价值。众所周知,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党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支撑,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这是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的。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幅提升,人民群众生活也有了显著改善,但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不平衡,比如南北不平衡、东西不平衡、区域不平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令人鼓舞,责任却是沉甸甸的,仅靠贫困村、贫困群众自身力量很难完成。脱贫攻坚“六个精准”基本要求之一,就是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各个贫困村的村情不同、致贫原因各异、有的已经“摘帽”,但是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薄弱、物质贫困与精神贫乏并存、观念落后与能力不足同在等问题普遍存在,“摘帽”的需要巩固防止返贫,没“摘帽”的更是“硬骨头”。组织上选派第一书记去那里工作,就是要大家响应党的号召和时代召唤,定下心、扎下根,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村“两委”班子一道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摆脱贫困,切实推动贫困村高质量脱贫“摘帽”。
打赢脱贫攻坚战,“外部帮扶”固然重要,但贫困村“自身过硬”才是关键。在脱贫攻坚中,抓好党的建设是从根本上改变一个村落后面貌的关键之举。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才是生命。选派第一书记到贫困村任职,既要大家争取项目、带去资金,帮助村里修几条路、发展主导产业,送去“好看的、好吃的”,更要大家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带出一名好书记、建成一个好班子、锻造一支好队伍、形成一种好风气,发动党员干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发动广大群众“干”字兴村、“干”字立碑,为建强基层党组织、推动脱贫攻坚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确保精准扶贫、如期脱贫、不落一人。
(作者单位:四川省三台县观桥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