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广东省检察院1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广东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处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案件169人,同比上升15.8%,对涉农扶贫资金“最后一公里”的精准监督力度不断加大。(新华社 9月15日)
近年来,关于涉农扶贫资金领域的犯罪案件有所上升,其中基层的“蝇贪”问题表现的尤为显著。“蝇贪”问题不容小觑,“蝇贪”虽小,其害却猛于“虎”也。基层“苍蝇”时刻和群众生活在一起,数量大、影响范围广。并且与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治理涉农资金贪腐问题关系到党和政府部门的权威,2020年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完成与和谐社会的建立。因此必须从严治理,刻不容缓。
涉农扶贫资金如此重要,相关的发放政策和必要的监督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省级政府都应该有相应的地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然后一下各级地方政府也要有相对应的明确的涉农扶贫资金的适用范围和禁用范围,明确可开支的范围清单和不可开支的范围清单。表明有关方面严管“精准扶贫”资金的积极和坚决态度。
政策到位了,相应的监督落实措施也不能少。目前应该完善涉农扶贫资金领域的监督落实制度。将涉农扶贫资金的管理与使用置于阳光之下,让农民群众知晓相关财务账目,让群众知情权、监督权真正使用起来。
当前我国的精准扶贫政策要求“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精准”二字是贯穿扶贫工作的原则。涉农扶贫资金的使用无疑也是要求做到精准的。相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法规细则,尤其是明确开支禁用范围,不管是对现有政策的强调,还是在相关基础上的针对性细化,都需要尽快的出台并落实到位。涉农扶贫资金的落实不仅有利于精准扶贫任务的完成,更是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完成。扶贫资金尤其是涉农扶贫资金是困难群众脱贫的关键,是致富奔小康的基础条件,不是基层“蝇贪”们的“提款机”,因此涉农扶贫资金一分也不能少,必须全部落实到位,用到实处。
(作者单位:四川省西昌市第五中学)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