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不在平均

[ 作者:王晓亮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9-15 录入:吴玲香 ]

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日前通报了多起涉农扶贫领域腐败典型案件,其中宁夏同心县多名乡村两级干部因扶贫不精准、平均分配扶贫资金受到党纪处分。(新华社 2017年09月11日)

精准扶贫顾名思义扶贫就是重点在精准,它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早在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精准”二字一直是此项国家重要政策的指导思想。目的就是要确保国家的相关扶贫措施、资金等能够真正的落实到真正的困难群众身上。

像这起通报的例子中扶贫不精准、平均分配扶贫资金的做法,很显然是违背了精准扶贫的初衷。这样做也无法让真正的困难群众得到最大限度的帮助,削弱了精准扶贫的力度和准度。这种貌似公平的方法,不仅是让某些人有了假公济私的机会,更是一种懒惰懈怠的行为。这样的懒惰懈怠让真正困难的群众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帮扶,也反映出村支书的思想中对困难群众的关心不够。

或许这些村干部还觉得自己委屈,因为扶贫工作也开展的很顺利,自己也很可能并没有从中渔利,所以何乐而不为呢?有这样的思想促使了平均分配的行为的产生。很明显这样的思想是不正确的,根本原因就是懒惰懈怠以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作祟。平均分配大家都得到好处了,工作就好开展了,大家也就没与任何反对意见了。但是这样是对真正困难的群众的漠不关心,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执行不力。国家三令五申精准扶贫要精准,这样对国家政策视而不见,处分就是自然的。因此在精准扶贫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杜绝这样平均分配的思想,更要踏踏实实的落实每一项政策,让着真正的困难群众得到实惠。

(作者单位:四川省西昌市第五中学)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