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脱贫攻坚战不应遗忘非贫困村的贫困户

[ 作者:木子飞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8-23 录入:吴玲香 ]

摊开地图,有的县地处平原农业区,交通便利,常年风调雨顺。按标准,这样的县不是贫困县,有的还是当地的“富县”。可细看农民收入,还有不少贫困户呈点状分布。再一统计,此类贫困户竟占全省贫困户的三成。数字不小,在一些地方却成为脱贫攻坚的空白地带。(8月17日人民网)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各地区对贫困村扶贫工作都十分重视,工作重心和资金项目都投向了那里。在各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和不懈努力下,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不断壮大,脱贫成效不断巩固。不仅实现高标准摘帽,而且老百姓幸福指数倍增。随着脱贫攻坚力度日益增强,很多贫困村发展条件越来越好,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起点好不到哪里去的一些非贫困村,发展条件却迟迟未能改善,客观上延迟了这里的贫困户脱贫摘帽的进程。

非贫困村的贫困户脱贫工作已“被边缘化”,迫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离实现全面脱贫目标时间不多了,确保全面脱贫不落一人,只有解决好这部分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才能不影响这个目标如期实现。

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我们必须埋头苦干、扎实有效的开展非贫困村的贫困户脱贫工作。一是重视统筹兼顾。对于这些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要尽早谋划、尽早动手,有条件的地方要与贫困村的脱贫工作统筹安排,同步推进。先集中力量重点消除贫困村的贫困,也不能让非重点地区的贫困户成为被忽略的人群。否则,他们要2020年前脱贫很可能时间不够,或者脱贫成效难以巩固。二是加大精准帮扶力度。一些地方对非贫困村的扶贫工作重视和投入不够,其原因是,少数领导干部认识不到位,认为发展条件相对较好,依靠当地发展带动,贫困户也能脱贫。这看似有道理,实则不然。贫困户的一大特点就是自身发展能力弱。要进一步整合扶贫资源,将普惠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因户施策,有针对性的制定好详细的帮扶措施。三是严格把好考核检查关。今后在扶贫督查、考核、第三方评估等工作中,要更加关注非贫困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领导认识不到位、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注重“数字脱贫”等问题。

当然,非贫困的贫困户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挽起裤腿奋力走,激发内生动力,才能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作者单位:平武县政府办公室)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