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村党支部书记,连续9年冒领低保金2.7万余元。近日,河北省邯郸市检察院以涉嫌贪污罪对连庆军决定逮捕。(8月15日 中国青年网)
低保作为国家给予低收入群体的一项特殊救助,被称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体现对困难群体的关爱,努力使他们生存有尊严、生计有保障、生活有盼头。但一段时间以来,“开宝马吃低保”、“人情保”、“关系保”等屡见不鲜,作为“保命钱”的低保金却成了“唐僧肉”,频遭生活殷实的村官及家属染指,暴露出一些地方在低保分配、拨付等环节存在漏洞,也折射出滥用职权、失职渎职、优亲厚友等弊病。对此,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
身为村党支部书记,却连续9年冒领低保金2.7万余元,再次放大了农村低保制度的漏洞。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对低保户缺乏相应的监督和审查,加之村干部拥有的自由裁量权,低保到底发给谁,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村干部说了算。低保被村干部染指,不仅伤了那些真正需要吃低保的困难群众的心,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村干部冒领低保”的腐败乱象屡禁不止,既有那些违纪人员纪律和规矩意识淡薄之因,有的还存在“天高皇帝远”的侥幸心理,更有监督管理缺位之责,民生资金的“多头管理”和监管上的缺失,让资金拨付、审核管理等环节都存在漏洞。
所以,笔者认为,杜绝村干部冒领低保,须多管齐下:一是要建立并健全城乡低保三级公示制度,利用公开栏、宣传栏,长期对低保对象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二是要建立低保听证制度,所有的低保申请人,都必须参加村里的听证会,陈述自己的困难状况;三是严把审核关,建立谁核查、谁负责的工作责任制,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低保申请、审批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如此,方能确保让真正困难群体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