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德宏州纪委深入治理“村霸”和“蝇贪”,1至6月,全州共立案审查“村霸”和“蝇贪”问题线索14件26人,结案4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8人。(8月2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村霸”“蝇贪”屡见不鲜,却又屡禁不止。扶贫款项“拔毛”、低保救济“揩点油”、惠民资金“打劫”……各种民生政策落实到基层时,被被“雁过拔毛”,各种“打秋风”,其害猛于“虎”。党和国家善治与善政的初心,只恐怕会在群众的怨言中消解。因而,“扫霸灭蝇”绝非小事,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关乎党的执政根基,各级党委要“动真”,纪检监察要“斗硬”,人民群众敢“说不”,三管齐下,才能切实将解决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到深处,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扫霸灭蝇”,党委要敢“动真”。问题线索是“拍蝇”的“源头活水”,要从源头入手、主动出击。实践表明,巡察是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一把“尖刀”,很多群众身边的“蝇贪”都是通过巡察“揪”出来的。因此,各级党委要紧盯村官腐败、小官大贪“两类人”,严查“四风”问题不收手、涉农惠民资金乱伸手、审批执法乱插手、便民利民不出手等问题,凸显主体责任,一级抓一级,把责任和压力传导到“神经末梢”,杜绝上面“九级风浪”,下面还总有“苍蝇”嗡嗡乱飞。
“扫霸灭蝇”,纪委要敢“斗硬”。不难看出,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定群众对党的信心和信任,一直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工作的重点各级纪委把监督执纪问责作为主业,切实扛起监督执纪问责的担当,将监督责任落到实处。同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快查快办,敢于曝光,严肃查处。积极牵头组织协调信访、审计、公检法等有关部门履行职能,实现横向互联互动,促使矛盾有效化解,问题及时查处,起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震慑作用。
“扫霸灭蝇”,群众要敢“说不”。腐败的滋生漫延,离不开合适的土壤。群众“让一让”、“忍一忍”的顺从心态,让“微权力”肆意妄为,腐败土壤愈加肥沃。因此,在面对“送包烟”、“喝台酒”的“后门政策”时,群众要强化维权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坚决拿起法律武器,坚持规矩不让步,正当利益不退步,以原则破除贪腐歪风。同时,学会依靠主管部门、纪检监察机关维权。但凡基层干部故意刁难、设置障碍,就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向执纪部门举报,抓早抓小,消除基层腐败生存土壤。
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菜坝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