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基层遇到了纠结事,上面下拔的扶贫基金不晓得啷个用,怕用拐了要被上面问责,放着不用也要遭批。不差钱,一个好端端的扶贫基金俨然成了“烫手山芋”,真有些始料未及。
伴随着脱贫攻坚的冲锋号角,农村产业扶持基金的跟进,为保障扶贫开发添加了最生动的注脚。谁知,基层的一些干部怕这怕那,在纠结中错失发展良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增加了难度。扶贫基金成了“烫手山芋”,折射了某些干部不担当、不作为,这无疑也是一种变相的权力腐败行为。
重大问题敢担当,关键时刻拿得下,这是领导干部最基本的执政伦理。领导干部不能因为责任重了、约束多了,就推三阻四甚至变相不作为。从改革发展过程中,我们也要健全完善“容错机制”,积极营造“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的良好环境。
扶贫基金的正确打开方式,是基层干部面临的时代考题。当下,脱贫攻坚已进入骨头难啃阶段,更需要有担当、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要把产业项目基金与贫困户、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精准对接,走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脱贫攻坚才有大进展,民生才会有明显改善,发展动能将更加充沛。
(作者单位:四川省盐亭县红十字会)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