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多管齐下遏止向村组织揩油

[ 作者:杜才云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7-17 录入:实习编辑 ]

  向村级组织乱收费、乱摊派、转嫁负担的现象近年来在一些地方有所抬头,这些不合理、不合规的负担会给基层工作正常开展带来不利影响(7月16日,中国网)

  向村级组织“揩油”现象,又有死灰复燃迹象。据今日《人民日报》第9版报道,近年来,一些地方向村级组织乱收费、乱摊派和转嫁负担的现象有所抬头。文中列举了一些现象,比如:制度上墙、建专门活动室、推销商业保险等等费用均由村级支付,让村级负担越来越重。

  其实,基层还存在向村级组织收取“六一”儿童节赞助费、乡镇分摊扶贫资料打印费、乡镇搞文体活动的“活动费”等等,有些比较隐蔽,有些直接把发票拿过来,都犹如在穷人的烂钱包里“抢钱”,在“鸡骨头”上“刮油”,“减负”成为 “减富”,委实不应该。

  俗话说:“银子钱,硬头货。”村级组织是一级自治组织,有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得好,有的村集体经济“一穷二白”,绝大多数村靠的是上级财政拨付的几万元公业务费保运转。这些费用,主要是用于会务费、误工费、基础设施维护费、村组路灯电费、清洁费等支出,“包里”的钱不多,要付钱的地方还真不少。

  如果是集体经济发达的村,倒也无所谓,还经得住“反复折腾”;但如果是规模大、人口多、事情多、集体经济欠发达的村,财政拨付经费根本不够用,有的村甚至出现“寅吃卯粮”的现象,哪经得住八方都来“揩油!”

  由于部门、乡镇党委政府的行政命令,以及基层单位的“软磨硬泡”,村级组织本来不多的几个办公经费,不得不拿出来为乱收费、乱摊派、乱转嫁“埋单”,经费数量刚性减少,村级计划必然落空。那些不合理、不合规的费用支出,犹如“天降恶龙”,势必影响到各村工作的正常开展。

  “事出有因。”乱收费、乱摊派多是乡镇一级所为,而乡镇出此下策多是上级工作安排、乡镇财政经费不足所致,为了乡镇保运转、完成上级下达业务,而采取了一些转嫁手段,其实他们也有倒不完的“苦水。”

  农村稳,天下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稳定了农村基层这个基础,整个国家的太平盛世指日可待,这是常识,也是一个“小目标”。为此,还须下大力气遏制基层不正之风,管住乱收费、乱摊派等不正之风,为农村稳定、国家太平奠定夯实基层基础。

  对此,要多管齐下遏止对村级组织的“揩油”行为,其一,要清理面对村级、社区居委会的乱收费、乱摊派项目,建立问题台账,以问题为导向,加强整改;其二,加强村级组织、社区经费规范管理,采取村民代表“一事一议”方式支出经费,否则不予支付;其三,乡镇党委政府对于额外安排的工作任务,可否实行经费配套制度,确保村级组织经费“不挖生肉”;其四,加强对部门、乡镇管理,叫停明里暗里增加向村社区经费负担的“揩油”行为,对于责任人要按照规定给予相关处理,管住乱作为的手;其五,要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村级组织在管理村级事务方面有更大的作为;其六,要叫停相关部门无休止的达标创建、建若干专门活动室、功能室的形式主义做法,简约求效;其七,诚如人民日报所说,要加大农村各项建设投入力度,逐步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公共财政阳光普照农村,让乡村发展轻松前行。

  作者单位:四川北川县委编办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