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村干部收益颇丰纯属监管抛锚

[ 作者:刘春霞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7-10 录入:实习编辑 ]

  “我任村党支部书记30年,本来应该带领村民和村干部一起谋发展,可我不仅没有带好头,还因为村干部集体违纪被县纪委‘一锅端’,我愧对组织和群众!”面对纪检干部,江西省安远县龙布镇新村党支部书记兰长永后悔莫及,几度哽咽。(7月7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显然,省部级的高官每一次落马都能引来一片的惊叹和欢呼,然而很多时候一些诸如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等“小虾小米”的被查往往没能引起公众的关注和重视。然而时至今日我们方才发现,原来我们忽略了这样一群看似“小官”的存在,却可以成为惊天的“大贪”。

  按照正常逻辑来讲,其实村干部也当也就是调解调解乡邻矛盾纠纷,推进村民自治即可,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地价的不断上涨,让很多农村变富,而让这样一些村干部也有了腐败的机会。城乡统筹、城镇一体化建设这都是大战略,然而很多村干部在处理问题时的不公开和不透明,让其暗箱操作捞足了“油水”。

  此外,对于很多村干部来说,能够竞选成为一村的主要领导者和管理者,自然在当地是极具威望之人。当该村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经济发展时,很多工程的动工都需要村干部的大力支持,离开了他们的配合很多投资方都举步维艰。强龙不压地头蛇,这在很多农村显得尤为明显。为了确保自己的大利益不收损害,很多人也选择了向村干部孝敬孝敬、表示表示。吃拿卡要的存在,也让村干部“收益颇丰”。

  然而我们可以发现,以上种种方式的存在,无一例外都是以村民的公共利益牺牲为前提,从而换取自己利益的收获。这样一种腐败的存在,就是在严重侵害群众切身的利益。这样一种方式的存在,是让党和国家最基层的根基变得不牢,是让服务一线的队伍变了质。

  总之,腐败不除,难以立本、难以立国。腐败的深化是让政府与百信之间架起了一架无法逾越的鸿沟。将大官小贪、小官大贪、小官小贪等等行径一网打尽,就是让贪腐再也难以找到适合生长的土壤。只要能够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将反腐进行到底,就能够切切实实取得扎实的成效。

  作者单位:四川省盐亭县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