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扶贫奶酪不是你想动就能动

[ 作者:胡倩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7-07 录入:实习编辑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3日出席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并讲话。他强调,坚决纠正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待扶贫工作、做表面文章的问题,树立起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鲜明导向。严肃查处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雁过拔毛、强占掠夺问题,对胆敢向扶贫资金财物“动奶酪”的严惩不贷。对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对扶贫工作不务实不扎实、脱贫结果不真实、发现问题不整改的要严肃问责。(7月4日 人民网)

  从2015年11月23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起,国家加大扶贫力度,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然而这些举措却成了某些地方政府、个人圈钱的好机会,他们欺上瞒下、无中生有的套取扶贫资金、移花接木乱批扶贫资金,雁过拔毛的掠取扶贫款项、将扶贫资金挪做他用等“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令人愤怒!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白热化”,这些在基层一线实践中出现的“雁过拔毛”的现象,成为扶贫领域不得不提防的对象。这些现象显然已经让扶贫工作失去了其最基本的意义,扶贫没扶到“贫”,倒成了贴“富”了。此时王岐山书记的讲话给这些乱象下了一剂重药,给各级地方政府、官员敲响了警钟,扶贫“奶酪”不是你想啃就可以随便啃的。

  扶贫工作意义重大,参不得假,容不得沙,要杜绝扶贫乱象出现,保住人民的“奶酪”,就应该从基层的基础抓起,要有完整的贫困审批流程,严格审批制度,不能是谁都能是贫困户;建立完善的监督治理体系,对财政下拨资金的审批、下拨、流转、使用要建立细化性规则,各级部门在扶贫工作上建立完备的分工、责任和考核、惩治制度;加大权力监管和约束,让国家扶贫政策真正发挥其保障与体恤功能。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