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基层“会海会荒”何以冰火两极

[ 作者:高映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6-30 录入:吴玲香 ]

一边是村干部抱怨如今的村民会议“不好组织”,一边是村民直言许多事村干部碰碰头就定了,群众容易被会议遗忘。近日,记者走访河南郑州、漯河、许昌和开封等4地市发现,“村干部三天两头到乡政府开会”成常态,而在有的地方村民会议却难见踪影,多地村民说不清谁是本村村委会主任。(6月27日新华网)

“会海”说的是过多的会议使人仿佛陷入了会的海洋,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村干部三天两头到乡政府开会”成常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村民会议则处于“无人过问”状态,甚至部分村民连本村村委会主任都不认识。村干部的“会海”问题,经媒体报道之后,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在加紧治理,出台政策,精简会议,可是农村“会荒”谁来治理呢?又该如何治理呢?

不管是脱贫攻坚,还是传达“三农”政策,亦或是发展村上集体经济,都少不了要召开村民会议。从客观上讲,农村召开村民会议的需求是很强的,可是为何农村还是会遭遇“会荒”呢?

首先,村干部不想开会。一些村干部认为,现在村民都是各干各的活儿,各挣各的钱,集中开会是多管闲事,各种政策文件,网络上都能查询了解,因而不愿开会;少数村干部干群矛盾尖锐,害怕群众在会议上提意见、当面“发牢骚”“指鼻梁”,因而不敢开会;一些地方外出务工人员多,干部怕麻烦,集中不到一块就懒得去召集,因而不能开会;村干部不是公务员,大多由农民“兼职”,自己也要养家糊口,迫于经济压力,于是能不开会就不开会。

其次,村民不愿参会。一些村因为经济贫困,外出打工者很多,村里剩下的都是些老人和留守儿童,更有甚者就是“空心村”,试问哪个村民会大老远跑回来参加村民会议呢?这中间的经济账,村民是算得很清楚的;加之,一些村召开村民会议,村干部只会念文件、通知,没有实质内容,村民除了闲聊、打瞌睡,根本没有收获。这样村民会议,哪个村民愿意来浪费时间呢?

村干部不想开会,村民不愿参会,两者各取所需,一拍即可,于是农村“会荒”就这样产生了。也许有人觉得,村民会议开不开无所谓,可是如果村民“会荒”一直这样“荒”下去,迟早是会出大问题的。“基层不牢,地动山摇”,村民不认识村干部,村干部不了解村民,村上经济如何发展?脱贫致富何从谈起?村民“会荒”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而且还会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农村“会荒”绝对不能再“荒”下去了。

(作者地址:湖南省长沙市)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