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6月23日发布158个贫困县扶贫审计结果公告,指出84个县形成将近20亿元闲置资金,其中6.23亿元已闲置2年以上。(6月24日 新华社)
2016年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更是首次突破了1000亿元。扶贫资金是推动扶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这笔钱对于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来说应该是“雪中送炭”,但是为何一些地方却将钱放在账上。要真正实现2020年全面小康,既不能让扶贫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也不能出现“扶贫资金挂挂在账上”的尴尬。
有的地方,干部热火朝天抓扶贫,却奈何缺乏资金的支持,扶贫工作进展缓慢;而有的地方却对上喊苦喊穷,千方百计争取的资金和项目却摆在账上,群众没有得到一点实惠。一边是贫困群众急需资金发展生产,另一边却是扶贫资金被闲置。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一方面,是由于扶贫资金在划拨上未真正做到统筹考虑,没有真正按照贫困地区的需求在划拨,而是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简单的将资金划到位后了事,一些地方拿到一些专项资金,因为没有合适的地方使用,所以不得不闲置。另一方面,随着扶贫资金的不断增加,一些干部违规使用扶贫资金被查处的案例也相继被曝光,有的干部被这些典型案例所影响,拿到钱后觉得不但不及时想办法如何按照规定将钱用到扶贫上去,反而把资金当成“烫手山芋”。
针对扶贫资金闲置等问题,国务院印发了《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案》,对于扶贫资金的管理,更是出台了《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要真正实现钱用扶贫资金到刀刃上,一要加强资金监管,既要防止骗取套取、优亲厚友等违规违法使用现象发生,又要避免出现“有钱不用”的情况出现。二要不断提升基层扶贫干部的担当精神,真正让扶贫干部树立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以时不我待的劲头落实扶贫责任。三要不断扩大扶贫资金使用的范围,探索提高基层使用资金的自主权,真正让扶贫资金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少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食药工质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