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该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位于酉水中游、武陵山脉中部。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该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正式提出“精准扶贫”。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扶贫专项资金用于推动湘西脱贫攻坚。然而,有一些人把这当成了牟取私利的“好机会”。(6月14日,新华网)
该州审计局原副局长黄大健在担任该局驻泸溪县兴隆场镇德堡村扶贫工作组组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前后两次采用虚报扶贫工程项目、虚开发票等手段,骗取扶贫资金共计17万元,全部装进了自己的口袋,俨然将扶贫工作作为其牟取私利的“摇钱树”。
精准扶贫,是目前一项重要工作,“精准扶贫”也已经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同理,扶贫资金使用也必须精准,那些在扶贫款上动歪脑筋的人公然违背政策,损害群众利益,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造成了恶劣影响。
脱贫攻坚,迫在眉睫,为何这些人不将心思放在如何脱贫,如何为群众解决温饱问题之上,而是千方百计在扶贫资金上动“歪脑筋”?除了自我约束不够,作风不正之外,扶贫资金涉及面广,项目多,布局分散,扶贫资金的监管也存在问题。
那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加强扶贫资金的监管。一是增强对扶贫资金重要性的认识,扶贫资金,既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也是精准扶贫的“助推剂”,承载着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重要使命。二是积极整合扶贫资金,充分发挥扶贫资金整合规模效应。要立足地方实际,以脱贫攻坚规划和重大扶贫项目为平台,整合扶贫资金等各类扶贫资源,统筹安排,形成合力,集中力量解决突出贫困问题。三是强化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强化项目全程监管,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五是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的监督检查,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扶贫资金监管主体和监管责任,明确各级党政一把手为监管第一责任人,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提高扶贫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效益,让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运行,确保资金使用管理的精准性、安全性及高效性,才能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龙安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