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建立家庭诚信档案 以党建促村风民风

[ 作者:王元员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6-16 录入:吴玲香 ]

诚信,即诚实与守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作为一种社会风尚,是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是各行各业的共同职责,是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资源,甚至是一种无形的软实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规范,诚信已经成为国民遵守的自觉行为,但是当前在文化素质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道德失范、约束失准、言行失信等消极思想抬头,原本朴实善良的农村人变得逐利不择手段、欺诈不讲良心,人际之间相互猜忌、冷漠、攀比,社会面临信任危机,诚信制度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因此以建立家庭诚信档案为依托,探索提升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为促进村风民风好转提供探索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新途径,并形成一套完整的评选办法和激励约束机制,切实促进农村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一、建立档案,有理有据。参照现在运用较为成熟的《党员积分制管理》的具体做法,借鉴移植到《家庭诚信档案》中来,坚持客观求实、重在教育、促进改正的建档原则,以农户家庭为单位,“一户一档、每组一册、整村一库”的方式,并由专人负责,在党总支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村民代表管档、村小组管册、村委会管库、监委会审库”四个步骤,对本辖区所有农户,采取动态化管理,信息随有随记,逐步积累。档案记载分为基本信用、经济信用、社会交往信用和社会公德信用四部分。信息包括了农户所有家庭成员的姓名、性别、年龄、政治面貌、遵纪守法、金融信贷、子女教育、履行义务、个人及家庭荣誉等情况。

二、审核入库,层层把关。档案信息征集通过部门反馈,以行政决定或行政处罚为依据反馈所征集的信息,经乡镇认定后,登记入库;通过农户家庭诚信信息情况经村民小组决定、村委会通过,村党总支会议讨论把关,之后再向乡镇党委上报,经乡镇党委认定后登记入库;通过个人申报或举报,在证据详实可靠的前提下,由个人向村党总支申报个人或举报他人的诚信情况,经乡镇党委认定后登记入库。农户家庭失信信息的登录必须送达本户签名。

三、奖惩激励,恢复诚信。为倡导诚实守信,规范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奖惩措施。修改和删除必须在完全改正的基础上经个人申请,村党总支通过,乡镇党委认定。其他单位和个人无权修改和删除。家庭诚信信息连续保持良好的农户家庭可以直接晋升为星级文明户,每季度推荐“积极主动参与村内活动、支持拥护村党总支和镇党委决定、孝敬赡养老人、环境卫生清洁、见义勇为等”最具代表性的家庭,在党建文化墙的“善行义举榜”专栏上墙表扬,并从医疗卫生、信贷、建房规划、产业扶持、分红款增额等方面给予优惠和优先。凡农户家庭任何成员出现失信行为并被登记入档的一律取消“星级文明户”称号及相应优惠优先政策,并在落户、证明等需要村委会办理的事项中已于限制,待整改后再给予办理,从而制约失信行为的发生,加强农村诚信建设,使村风民风良好发展。

(作者系澄江县海口村委会大学生村官)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