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各种扶贫政策及项目的帮扶下,仍然有少数困难群众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生活完全寄托于政府帮扶,靠政策坐吃山空、不思进取。
扶贫不仅仅是要解决贫困户物质生活上的“贫”,更要解决贫困户精神动力上的“贫”,要让困难群众树立“讲文明、树新风”的思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中有一项要求是要乡风文明,要让我们的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乡风好不好,直接影响着乡村治理和谐与稳定,也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基础所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少数困难群众自身动力不足,等待政府“多帮一点点”,“多拿一点点”,一旦政策没有了,即使脱贫了也可能再度返贫。
要开展感恩奋进教育,在贫困户中开展比学赶超,以点带面,引导困难群众转变“等、靠、要”的思想观念,依靠自身努力脱贫致富,让困难群众树立自立更生的思想。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的干部与其在物质上的帮扶,不如扑下身子,帮助困难群众建立发展的信念。这个世界上没有笨人只有懒人,弱鸟都可望先飞,更何况一时的贫困呢。
要让“村规民约”为“新风正气”铺路。要完善村规民约,制定群众认可的规章制度,使“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村民的共识,让群众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发展生产、谋求增收致富上。
扶贫不仅仅是帮扶干部一个人的事,也是困难群众本身的事。扶贫帮扶要以树“新风正气”为着力点,大力推进精神扶贫,把贫困村建成美丽乡村,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作者单位:乐山市市中区牟子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