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肖建华:农村金融机构信贷精准扶贫理论探析

[ 作者:肖建华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5-10 录入:王惠敏 ]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共中央把扶贫开发提到了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战略高度,对脱贫工作关注力度之大、投入精力之多、政策实施之实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新要求,对于银行业尤其是农村金融机构而言,更是提供了利好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经营挑战。

一、把握好扶贫开发总目标

一是坚持造血为主、输血为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注重开发式扶贫,强化“造血”功能,真正使银行扶贫资金成为农村贫困人口经营发展的“启动金”,而不只是作为其暂时缓解生活拮据现状的“救济粮”。当前,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时期,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也系于精准。

二是坚持绿色扶贫、生态为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注重扶贫开发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脱贫攻坚与可持续发展相互促进。优化布局助农贷款投放结构,积极鼓励、支持、引导扶贫对象发展以绿色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生态观光农业等为主的产业项目,有效实现产业脱贫和生态建设“两不误”。

三是坚持内外统筹、合力攻坚。信贷扶贫对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阻力,应学会充分借助政府在市场资源配资中的主导作用,善于借势、善于造势、敢于做事、敢于成事。同时,内部着力完善资金筹措、资源整合、利益联结、监督考评等政策措施,充分调动辖区各支行参与扶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举全行之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脱贫攻坚大格局。

二、算明白信贷投放经济账

既要算清总账,又要算清明细账。在扶贫对象考察过程中,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应有总账,厘清拟扶助对象总户数、需求资金总数、符合条件户数等数据,通过划分居住区域、初评贫困等级、了解扶助方向等形式掌握扶贫工程总况。同时,还应搞清楚每户家庭致贫的明细账,详实调查,摸清底数。

既要算清收入账,还要算清支出账。在核实扶贫对象经济状况时,不能简单以收入判断其贫困状况,在算清贫困户总体收入的同时,也应查证造成其支出性贫困的具体原因。例如,对于家庭开销并不大,但苦于无经济来源的贫困户,重点关注其项目发展意向及规划,逐步落实可行性;对于家庭年均总收入为一般水平,但因开销较大导致入不敷出的贫困户,重点关注其资金流向,考察其资金投放渠道的合理性或资金回笼的可能性,细致分析贷款风险因素。

既要算清静态账,又要算清动态账。不能仅根据扶贫对象一时的改善变化来判定其是否符合贷款条件,应着眼长期、兼顾过去,综合考量预测其前后3-5年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通过贫困户的动态变化监测与管理,做好扶贫开发工作。

三、挖掘出精准脱贫着力点

遵循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灵活施策,重点扶持门槛低、市场稳、风险小、见效快的产业扶贫项目,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加大对乡村旅游扶贫、农村电商扶贫、光伏扶贫等方面工作力度。争取推动每个贫困村形成1-2个特色产业,每个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愿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有1个增收项目,让尽可能多的贫困群众真正脱贫致富。

(一)发展特色产业扶贫

一是优化调整信贷投放结构。紧密跟随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针政策指引,重点扶持低耗水、低耗能的循环农业或高附加值特色种植业。立足于当地本土资源和种养习惯,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水果、有机蔬菜、谷物杂粮、中药材、食用菌、休闲观光旅游等特色产业项目。

二是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支持农村贫困人口集中区域培育龙头企业、农业园区、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方式,支持引导更多农村贫困户加入产业化经营链条,让农户“进会、入社、上链”,使每个有劳动能力并适宜在当地发展的农村贫困户至少加入一个合作组织。通过对吸纳农村贫困人口就业30人以上或带动农村贫困户10户以上的各类经营主体给予在授信额度、贷款利率、担保条件等方面优惠条件等手段,鼓励其以参股、合作等方式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形成以合作制、混合所有制为主导的产业化经营体制。

(二)推进农村电商扶贫

根据济阳县“十三五”攻坚脱贫规划,到2018年,扶持6个乡镇建立电商服务体系,基本实现镇村两级电商服务机构全覆盖,60%以上的贫困村建立服务站点,开展电商服务,基本实现“三有一能”的目标,即县有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镇有电子商务服务站、村有电子商务服务点,贫困村能通过电子商务购买日用消费品、农资产品以及销售当地特色产品。作为县域支农主力军,济阳农商银行将依托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加强对在乡村设立服务网点的快递物流企业信贷优惠扶持力度,助力发展面向乡村的“草根物流”。同时,结合山东农商银行智e购网上商城推广运行工作,吸纳优质商户资源入驻,逐步激发平台物流、资金流和产业链的聚合效应,整合线上和线下两个市场,积极对接政府和农户需求,以贫困地区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又新鲜有保证的农副产品为主打,搭建银行电商快车,打通农产品供销渠道,实现金融电商精准扶贫。

(三)探索乡村旅游扶贫

依托于政府提供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财政资金入股等惠农政策支撑,农村金融机构可探索按比例参与政府贴息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或是尝试施行“投贷联动”的信贷资金投放形式,扶持农村贫困人口集中区域和贫困村因地制宜发展农家乐、采摘园、开心农场、农耕体验、垂钓乐园、休闲农庄、旅游产品制作等特色产品,力争实现“一村一品”,集中优势资源开发一批知名度较高的示范带、示范村、特色产业园区,“能富起来的先富起来,能脱贫的尽快脱贫”,然后引导培育起来的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将更多贫困户吸纳入经营链条,以片带面、连面成域、星火燎原。

(四)帮扶贫困人口就业创业

一方面,推行生源地助学贷款扶贫。继续落实一次申请、分期还款、财政贴息的助学扶贫贷款,首先保障贫困家庭学生享受公平的受教育权利,让其“有学上”;贷款资金主要用于解决学生学费、生活费、住宿费等基本开支,排除其在求学深造过程中的后顾之忧,让其“上好学”。于大处着眼,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于小处而言,贫困学生更是整个贫困家庭的寄托和依靠。生源地学生整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当地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均有着厚积薄发的强劲势头和储备动能。

另一方面,扶持贫困生就业创业。扶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鼓励和支持贫困家庭学生自主创业。借助银行与企业沟通互联的交流平台,充当“中间桥接”角色,遴选优质就业岗位,组织存量贷款企业联合开展专场招聘会,优先推荐家庭条件较差、学习能力强、道德素质过关的贫困毕业生,在有效缩减贷款企业的招工成本的同时,为贫困学生提供便捷就业渠道。

作者系山东济阳农商银行董事长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村金融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