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邓清清:在脱贫攻坚中践行绿色发展

[ 作者:邓清清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2-10 录入:19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就是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把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壮丽山河、怡人风光传承好、守护好、发展好。要牢固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定,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脱贫“成绩”。

坚守生态红线。贫困地区多为交通不便、发展程度较低的山区,在帮扶工作中要坚守生态红线,全方位推进绿化行动,统筹实施植树造林、山水保护、生态修复、功能提升,扎实抓好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强河流沟渠生态保护,加强世界遗产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各类典型生态系统建设,着力构建“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生态安全格局。同时,持续用力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突出抓好城市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强化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和整治,努力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清新空气、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食品。

建设绿色家园。在脱贫攻坚中践行绿色发展,要找准最大限度地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发展特色农业。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的生态资源优势,把发展绿色农业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绘制绿色发展“土壤地图”,支持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实现贫困群众增收、绿色发展增效。建设美丽乡村。强化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保护与利用,做好治山治水、显山露水文章;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在每个乡镇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农村垃圾实行“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努力营造干净、清爽、美观的城乡环境。

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脱贫是短期目标,发展才是长远目标。要着眼优美环境大家一起创造、美好生活大家共享,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加快建立绿色发展考核评价机制,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绿色发展;要在村、居民中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鼓励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切实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绿色发展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社会风尚。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紧扣脱贫和生态两大主题,把推进绿色发展作为地方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努力打造脱贫攻坚中的生态样板,做绿色发展的推动者。

作者单位:四川省乐山市中区政协办公室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