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魏延安:让电商在追赶超越中发挥更积极作用

[ 作者:魏延安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2-01 录入:王惠敏 ]

追赶超越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发展的科学定位和殷切期望,寄托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家乡人民的深厚感情,也为新常态下把陕西建设得更加美好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实现“追赶超越”和落实“五个扎实”作为全省各项工作的总目标、总纲领、总遵循,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2017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按照“追赶超越”和落实“五个扎实”推动改革发展,并从十个方面进行了重点部署。推动改革发展,要善于运用发展新理念,积极培养新动能,努力拓展新空间,电子商务可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电子商务正在从简单的网上买卖向新经济生态体系发展,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从近年的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看,在网上销售火爆的同时,电子商务正广泛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及民生等领域,在培育新业态、创造新需求、拓展新市场、促进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公共服务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日渐凸显,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动力,孕育全球经济合作新机遇。因为电子商务的推动,整个商业已经由最初的生产与消费连接进化到生产消费一体化,不仅前端的商业体系完全互联网化,而且供应链直至产业链完全互联网化,传统的生产、供应、消费等界限模糊,融合为一体。不仅如此,电子商务孕育的新动能正逐级传导到销售链、运输链、生产链直至源头的供应链,对其进行深度改造,推动融合和创新,成为日益壮大的互联网新经济。由电子商务到互联网+,为实体经济振兴,为推进供给侧改革,为助力脱贫攻坚,为改善民生服务,为农业转型升级,均带来了新的动力和通路。

加速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融合,推动供给侧改革。电子商务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有效利用移动互联、云计算、精准算法等工具对积累的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按照市场数据倒推生产体系的改革,天然具有供给侧改革的应有之义,而且精准高效。目前,在快速消费品领域,“B2C”(从企业向用户直接销售)加速转向“C2B”(从用户向企业反向定制)的趋势日益明显,“零库存”更加成为可能,可以有效避免无效供给。正在兴起的工业4.0,核心可以概括为四句话:产品定制化、流程数字化、硬件智能化、生产柔性化,其第一关就是产品定制化,与电子商务结合是最佳的选择。

加速电子商务向民生领域拓展,开拓新兴消费空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和相关应用的深度开发,电子商务开始广泛应用于社会发展领域,各种网上便民服务应运而生,可以使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电子商务带来的获得感。互联网出行、互联网旅游、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餐饮服务O2O等行业风起云涌式发展,在极大便利老百姓的同时,也形成了新的消费热点。以电子商务进农村为例,乡村电商站点的设立,可以让农民不出村就能取款、发包裹、取邮件、网上购物、网上买票甚至网上挂号,还能网上办理信用贷款。预计2016年全国农村电商市场规模将达6600亿元以上,远远超过两年前的4600亿元的行业预测。所以,抓住新趋势,加快电子商务向民生服务领域延伸,对推动陕西消费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

加快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推进农业多功能性开发。当前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数量不足向结构不优转移,推动农业去库存、补短板,应该发挥好电子商务与互联网的优势,加速与农业融合,通过农产品电商,化解卖难问题,促进产销对接;通过农资电商,改进农资流通方式,打击假冒伪劣;通过互联网+农业,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加快发展农业物联网、质量可追溯体系,加快标准化步伐;以电子商务平台为依托,加快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市场开发,从简单的吃喝玩乐向生产体验、产品销售、文化传播、生态旅游等方面延伸,实现三产融合,综合性增加农民收入。

进一步推动电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动员政府、电商、生产经营主体和社会各方力量,通过完善贫困地区的相关基础设施,建立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理念和体系,帮助提升贫困地区农户和生产经营者的电子商务运用能力,促进当地农产品及特色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和品牌化建设,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带动就业和创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从而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当前应重点培训电商人才,扶持和带动贫困家庭进行网上销售创业,动员平台、电商企业直接参与贫困地区的特色产品开发并组织在网上销售,探索依托各类电商平台开展的消费扶贫、众筹、认养等电商扶贫新形式,方便社会各界参与。

因地制宜推动县域电商发展,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电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了系统性的产业链改造,带动了配套的生产、加工、储藏、物流和电商服务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为县域经济注入了新活力。以武功县为例,通过电商将锅盔、麻花、挂面、土织布、猕猴桃等50多种特色产品上线销售,带动全省乃至西北地区30多类400多种线上交易,促进一批传统食品企业转型升级,带动彩印包装企业生产效益明显上升,电商实现就业2万多人,电商人才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汇集加速催生了县域电商新经济。各地应该借鉴县域电商发展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确立县域电商发展重点,引进和培养人才,加强与平台合作,重视包括电商园区、通信、物流、包装加工等在内的配套与关联产业链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〇一七年一月十八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