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理论涵义
从理论上来说,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源自于生态农业经济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融合了经济学、生态学、管理学三门学科知识。给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下一个定义: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系统原理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手段,以品牌化、组织化、规模化为重点,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为目标,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经营形式。
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有三层涵义:
01、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指利用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转换定律和生物之间的共生、互养规律,结合本地资源结构,建立一个或多个“一业为主、综合发展、多级转换、良性循环”的高效无废料系统。
02、现代生态农业
突出现代的理念,由自给的封闭小循环到外给的开放大循环,由传统的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到现代社会化适度规模生产。
03、以产业化经营方式来推进
农业产业要生态化,生态农业要产业化,用市场化的力量来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重点是通过品牌化引领、组织化联合、规模化经营,引导企业开发优质优价的生态农产品,推动农业产业经营与生态良性循环互动。
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重点是打造“五链一体”:产业链、价值链、主体链、创新链、利益链。通过这“五个链条”来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推进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以集群化打造产业链;
通过终端产品体现,以品牌化打造价值链;
把各类主体链接在一起,以组织化打造主体链;
推动系统、整体、协调发展,以信息化打造创新链;
促进各主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以共赢化打造利益链。
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实践模式
实践中,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品牌引领、循环利用和三产融合,探索构建产品生态圈、企业生态圈和产业生态圈三位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1、以品牌化运营打造产品生态圈
探索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加工流通、消费全程可追溯体系。如祁门红茶,从品牌标志上来说,首先是一个区域公共品牌,其次祁门红茶是企业品牌,再次还是产品品牌。产品的内质如何,还要看是无公害的、绿色的、还是有机的。通过对祁门红茶的品牌化运营,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者相互联系、协同演变、有机融合,形成了一个产品生态圈。
2、以联合体组织打造企业生态圈
一个品牌产品包括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也就是说在产业链条上有若干个生产经营主体。目前,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很快,如何提升价值链、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家庭农场、合作社希望通过与龙头企业的联合,分享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各个环节的利润,龙头企业也希望获得稳定的、安全的农产品原料,降低市场交易风险,相互之间联合与合作的需求强烈,催生了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笔者对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下了一个定义,就是以促进农业增效、企业增利、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同一产业品牌为市场导向,建立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以契约形成要素、产业、利益的紧密连接,集生产、加工、服务为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联盟。
3、以复合式循环打造区域产业生态圈
就是通过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循环生态系统,推进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实现地域范围内的复合式循环,即构建以企业为单元的生态小循环、以示范园区为单元的生态中循环、以县域为单元的生态大循环。扩展到县域大单元,有6个生态圈。
城市生态圈:也就是构建一个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五位一体的大生态、大循环、大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模式。
经济生态圈:也就是构建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五化”驱动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产业生态圈:也就是构建全球价值链一二三产业复合联动型的生态产业体系。
农业产业生态圈:也就是构建复合式循环的区域产业生态圈。其他产业也一样。
联合体组织的企业生态圈
品牌化运营的产品生态圈
作者系安徽省阜阳市委副书记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民日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