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魏延安:互联网新经济是区域电商的终极方向

[ 作者:魏延安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16 录入:王惠敏 ]

原标题:在丽水谈农村电商

122日至5日,在浙江丽水参加中国青年电商群英会暨电商扶贫活动周活动,虽然日程满满,却也见缝插针看了看这里的电商老朋友和他们做的新事情,并就当前农村电商发展的一些问题作了交流,形成的一些认识趁热记录如下。

农产品电商本地化正在成为共识,商业模式还需要锤炼

不是所有的农产品都需要飘洋过海,大多数的农产品,特别是我们经常吃的一些蔬菜禽蛋等,几乎每个城市周围的“菜蓝子”基本都可以供应,是不需要长途跋涉的。而对一些特别“土特”的东西,则面临外地人不知道也一般不购买的问题,远距离销售也较少。

既然如此,则将目光转向本地,通过一系列的互联网措施,让当地的大量农产品销售在线化,让长期头疼的信息不对称、优质不优价、差异化供应不足等问题得到缓解,是农产品电商本地化要解决的现实痛点。

要本地化,则躲不开线上线下一体,网上展示与线下展示要结合,网上购买与就近配送也要结合,以实现顾客体验感的提升和运营成本的降低,还有化解鲜活农产品保鲜降耗的问题。

王军龙团队这一两年用心探索本地化模式,成立了“绿盒子”公司,主要任务是将“丽水山耕”区域公共品牌下认证的丽水农特产品进行整合,然后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定向销往丽水周边的大城市,主要是杭州一带。在具体操作上,既不是一般电商的轻模式,只负责网上推广销售;也不是一些生鲜电商的重资产,要下延到农田直接做生产;而是将重心放在供应链的控制上,通过一系列品牌标识的设计、标准制订与分级分拣、科学的仓储配送及冷链,让千家万户的土特产相对标准起来,达到电商对网货的一般要求;同时,在线下通过加盟的形式建立一批实体展示店,提升客户体验,也是有形的线下品牌宣传推广。这一模式自启动以来,效果还不错。

当然,对下一步向上海等更远的华东城市扩张的问题,我建议还是就近深耕,因为一旦太远就面临鲜活农产品的销售半径制约,保鲜、仓储、运输等成本大幅上升,可能不经济;对于大量建立的线下实体店,也要适当进行筛选,或者按一定指标进行淘汰,集中在优势小区周边,避免规模不经济问题,提高运营效率。在这一点上,那些拿了资本,快速扩张的生鲜电商往往就是犯了跑马圈地不挣钱的问题。

同时,高铁的开通,让丽水的杭州后花园优势进一步彰显,生态旅游、农旅结合、三产融合,都带来了丽水农产品电商的新机遇,电商的形式还可以进一步丰富,线上线下结合也有了更多的玩法可以选择,“丽水山耕”沿着这个方向深耕下去,还大有潜力。

农村电商只是起点,互联网新经济是区域电商的终极方向

丽水经济发展在浙江属于“欠发达地区”,但生态环境很好,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时,就取消了这个地方的GDP考核指标,并有远见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今天已经让丽水受益良多。

丽水的农村电商走到今天,已经在全国备受瞩目,要问成功的秘笈,我看首推青年电商创业潜能的激活与释放,与一些地方靠“大象起舞”支撑不同,丽水的电商农味更重一些,“蚂蚁雄兵”是主力军。为了让青年回流并参与农村电商创业,丽水采取了一系列有创新性的措施,比如率先成立“公私合营”的农村电商中心,让有经验的电商服务企业运营,政府购买服务,更市场化地运作,却有效实现政府的公共服务,这是值得各地借鉴的。当然,丽水的农村电商有其特殊性,就是绿水青山带来土特产丰富的天然优势,让农村电商创业有了广阔的选择,而一般大型农牧区域,青年农村电商创业的选择性就差了些。

丽水的农村电商要往那里走?农村电商只是开始!从2017年开始,阿里巴巴集团就不再使用“电子商务”这个词了,标志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常态化了,代之的是马云倡导的“五新”,即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能源。我曾经提出,县域经济具有全面性,单纯的农产品电商并不足以支撑县域电商,对一个地级市更是如此,丽水的电商以农村电商为先导,还需要向其他领域进一步推进,比如日益火爆的生态旅游、休闲农业,是可以搞旅游电商的。更重要的是,可以由电商为切入口,全面推进各行业的在线化进程,加快商贸流通业的线上线下融合,建设智慧城市,普及生产生活的互联网+,最后推动传统产业的互联网转型提升,让互联网成为民众的新生活。

区域电商竞争加剧,政府商政策要“软硬兼施”

为了尽快启动电商,一些地方政府套用招商引资模式,以优厚的条件吸引电商企业入驻,但随着各地电商的纷纷启动,这一模式毫无门槛可言,更不要说有什么竞争壁垒,短暂的补贴政策之后,更多地还需要看当地的电商环境怎么样。即使丽水的电商发展,也经受着区域竞争的压力,比如说因为物流分拨中心的制约,一些电商企业的仓储物流基于成本的考虑,有可能向外迁移。这样对政府的电商政策就提出新的考验,不能继续简单的数量型奖励政策,即开一店奖多少,销售多少奖多少,而是要关注企业的运营痛点,下力气降成本、补短板,让硬件更“硬”,软件更“软”。

比如,对引进人才的政策必须重视起来,人才的流失也必然带来电商企业的流失,所以人才的争夺注定会愈演愈烈,一些地方已经为电商人才不惜重金了;而电商越来越大之后,电商金融问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传统银行贷款模式无法满足电商企业的金融饥渴时,需要政府以相关政策鼓励电商金融创新,像成立电商基金、开发专属金融产品、引进风投融资等,事实上一些电商园区已经率先感受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再比如仓储物流以及关联的包装印刷等产业链条的完善也值得重视,关乎电商运营的成本与效率,等等。

也就是说,今天政府在做电商的时候,不能简单地说已经培育或引进了多少电商经营主体,还要看这些电商市场主体在这里发展是否顺心,有什么制约,政府又能为他做些什么,让他们的发展更顺心,能不能长期呆下去。也就是做好政府服务的供给侧改革,让电商市场主体享受到过硬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电商发展氛围,超值的“软服务”,真正实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生动场景。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五日下午写于温州机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