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四川日报》报道:四川省2016年脱贫攻坚省级验收考核评估工作已经拉开大幕。此次省级验收考核评估工作是四川省脱贫攻坚的首场大考,如何保证“考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该省采用工作组入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查+独立调查防止信息失真失准,5张评估表+1张清单进行全方位“体检”,省级部门抽调“精兵强将”个个都是内行,调查中村组干部回避。验收考核评估结束后,我省还将对第三方评估结果、省级抽查结果和市县自查总结进行汇总分析,做出综合评价,作为班子考核和干部选用的重要依据。
脱贫攻坚,是2016年农村工作的重头戏。时近年末,四川开始了此项工作的首场大考,对扶贫工作进行全面的调查考核评估。众所周知,在检查评估阶段是极易落入形式主义窠臼的,一旦验收流于形式,脱贫攻坚就成了镜花水月,贫困户的满目期待也可能化为泡影。因此,怎样才能做到公正与权威,是颇费心思的工作。为此,四川深入调研了解后,采用的这种“入户调查”法,使验收考核工作也更加“精准”。
选择对象更“精准”。在以往的一些验收检查中,常常出现先定点通知,待包装好再例行检查的作秀现象,上报的情况良好,而实际是普遍不达标,这是明显的欺骗行为。我们的脱贫攻坚是一项实打实的工作,容不得半点虚假。要想验收达标,就要真正让百姓脱贫。四川的验收模式,让基层的刻意包装失去了作用。省上在选择对象时,进行随机抽查,不搞人为的意向性的操作,更能精准地调查了解到普遍的情况。况且,省上直接入户,村组干部回避,更能听到百姓的心里话。这样的抽查,就算基层想刻意包装某户人家也没有机会,因为要将对象全覆盖才能确保验收过关
全面体检更“精准”。从入户的调查内容来看,四川省的“5张评估表+1张清单”将全县的脱贫攻坚情况作全面“体检”。这些表册的填写,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管他脱贫不脱贫,只要填好表册就得行”。在填写相关表册之前,要通过访谈、实看等方式,取得第一手真实资料,再整理填写,很好地避免了那种“数字脱贫”。只有验收调查的数据精准了,才能为明年细化优化脱贫攻坚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制定出更科学、更实际的脱贫攻坚方案。我们常说的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就是要做到一个“精准”。须知,任何盲目的行为都只能使工作效率低下,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脱贫指导更“精准”。脱贫验收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不仅仅是调查填表那样简单,需要有能力的内行人,才能对工作起到促进作用。为此,四川省从省委组织部、省委农工委、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计生委、省扶贫移民局等15个相关省级部门抽调精兵强将,让内行人验收内行事。这样,不但能精准地了解情况,还能对今后的脱贫攻坚工作作出经验性的指导。有了这样的指导,就相当于有了指路的明灯,找准了正确的方向。检查验收组个个在行,才能因地制宜地提出改进意见,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能否真正“精准”脱贫,管理监督的作用不可小觑。怎样才能“精准”验收?四川省的首场大考给出答案。这种“随机抽查、村组干部回避”的验收模式,只要在“入户调查”中不怕麻烦,做到一切“逗硬”,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就能使验收工作更加“精准”起来,从而促进脱贫攻坚更加“精准”,丰收在望!
作者地址:四川省合江县自怀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