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邓叔明:今年的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缘何过于繁杂

[ 作者:邓叔明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12 录入:实习编辑 ]

刚结束的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各乡镇都在谨小慎微中全面完成,但同时也感受到:相对于往届今年的县乡人在换届选举工作出现了许多新规矩和新要求。今年的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缘何过于繁杂,是现实的需要还是责任的规避?笔者通过列举一些现象并加以分析,提出一些思考建议。

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过于繁杂的一些现象:

一、村选举委员会、选民小组负责人和初步候选人的产生非常繁琐。村选举委员会和选民小组责人以往是直接由村组干部担任,现在不行必须征求选民同意。然而,不少农村都是“空心村”,在家的老人和妇女对换届选举的参选意识不强,因而要召集选民开会产生村选举委员会和选民小组负责人是很难的,因此村组干部只能带着表格,进村入户的走访。选民不理解都是怀着异样的眼光:有的认为选举委员会不就是做事、操心的人吗?你们不做谁做?何必还来搞一下形式主义;有的认为人都已定好了,当着你们的面不给你们签字行吗?或者说我为你们签字,你发多少钱给我?等等什么想法,什么说法都有。本次候选人的产生也是一样,村组干部提名推荐出来后,同样要到选民家去签字征求意见。村干部本来就工资低,而大多村里的组干部工资更是少得可怜,一年总计都不超过300元。就为这选举委员会、选民小组负责人、候选人初步人选等工作要到农户家反三复四地去签名,还要看不少选民异样的眼光,村组干部又是尴尬,又是怄火。

二、候选人的考察工作量特别大。现在不仅要找候选人本人谈话,还要求对每一个初步候选人调查谈话最少不能少于20人。在谈话时必须要有两人同时作笔录。一般的村都有4个代表,每个代表有3个初步候选人,那谈话笔录就要做4×3×21×2=504份,每份笔录算两张纸,一个村买一件纸都不够。我们暂且不谈调查笔录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关纸张耗费都是特别大,在大力倡导无纸化办公的今天需要这么做吗?

三、换届纪律、委托投票、唱票等都有新要求,并还要求全程纪实和回头看。换届纪律是越严越好,在此不多议,现在委托投票要求在选举前必须入户摸好底,在外的打好电话,谁委托谁要在表上登记好。然而多数村都是选民参选意识不强,要选民打电话(绝大多数都是长途电话),不愿意。要村组干部打电话,因工资低等原因也不愿意,多数委托登记流于形式。现在唱、计票的方法也有创新,赞同的必须打“O”不能打“√”,选民一下适应不过来,仍有不少人打“√”,同一个人后面打“×”和不填任何符号要分开唱票,唱、计票更费精力。全程纪实就是方便责任倒查,于是要把芝麻大的事也要记好,回头看就要按全程纪实完善相关资料并追求完美,真是费时、费力、费纸张。

同样是县乡人大换届选举,为什么今年较以往大有不同?笔者认为除了新常态下对程序和工作要求更严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容忽视,在严追责的大环境下,特别是衡阳、辽宁贿选案被查后,更有人人自危的感觉,不少领导出现了不敢担当,怕出事、怕担责。于是为了把事情做得万无一失或者说追求完美。他们不怕基层做不到,就怕自己想不到,心想只要自己把工作每个细节都周密细仔地布置安排到位了,下边哪里未做到位出了问题,就追哪里的责,不关自己事了。因此,有不少时候出现这样的情况,上午乡村干部按上面的要求把某工作做完,但下午突然接到上面的指示对这项工作有了更完善的要求,要求乡村干部把上午所做的工作按新要求推倒重来。名义上是层层压实责任,实际上就是层层推卸责任。然而到了乡村这里再也没法往下压了,村干部倒也不怕,你把他们“压”急了,大不了辞去干部也无所谓,反正不是拿“国家工资”的。因此乡镇干部往往成了被追责的“重灾区”,在选举工作中的失误被追责的往往是乡镇干部。

意见建议:

一、增强乡镇干部自身的“内功”,赢得群众支持。绝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共性”,一抓就死,一放就活。或许十八大以前对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不那么严,少数乡镇干部工作作风不实,宗旨意识淡薄,享乐主义严重等现象,让社会上很多人对乡镇干部认识出现了偏差,形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要消除不良影响,赢得群众支持,就要求乡镇干部苦练“内功”。1、多与群众联系沟通,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心里时刻装着百姓,要把群众的诉求当成自己的事,全力的赴地去解决,在换届选举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动态,一有什么苗头和问题要及明的发现、引导、处理和解决。2、勤工作,不要过分依赖村组干部。因为村组干部必定不是公务员,工资少得可怜,如果乡镇干部什么事都依赖于他们,当个遥控指挥,那他们也是应付一下你,也许就会出现问题。3、各项程序都要严格依法、依规做到位,不要存在经验主义和走捷径的思想。《选举办法》和工作提示要求,都是集众多人的智慧编辑出来的一套非常慎密的程序,如果存在经验主义和走捷径的思想就会让心怀诡异的人有可乘之机。

二、努力提高选民参选意识,加大宣传和打击力度。一个选区的代表产生,必须要通过该选区的选民选举,因此提高选民的参选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选民参选意识高的地方,往往是各项工作程序和各种风险防控预案做得最到位的地方,也是换届选举工作最成功的地方。选民参选意识不强的主要原因:一是不少的地方出现“空心”村,老人、妇孺的民主意识不强;二是以往一些代表表现出较差的素质,让选民大失所望。要想提高参选率最主要还是要提升代表的“含金量”。代表不是开个会吃餐饭,也不仅是写个提议案,更重要的是要沉下身去到选民中听取收集意见和建议,在个人品行上要维护好国家权力机关的形象。同时要引导好代表候选人正确认识和理解代表的职权,代表既是一种荣誉,但更多的是一份责任;不要把代表看得太轻也不要看得过重,看得太轻不行,代表必定是国家和地方参政议政的人员,但看得太重就会犯错,从代表贿选案可以看出,就是有些人把代表看得太重,把代表看成了实现个人利益的一个平台。近年来也欣喜的看到各级召开的代表会,都是生活从俭、纪律从严,有效防控了心怀诡异、野心太大之人的侥幸之心。对不按程序和规矩参加竞选或破坏选举的人加大了打击,并对相关人员严厉追究了责任,这也符合了不少人提出的:十次的善意提醒,不如一次严厉的追责和打击。

三、要立足农村实际,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各地方的竞争激烈程度不一,选民的参选意识也强弱不一。无论怎样,该完成的规定动作和程序必须完成,但也要考虑农村实际。依笔者之见,选区的选举委员会和选民小组长还是按贯例,就直接由村组干部担任,即便征求意见也是同样结果;初步候选人提名应扩大征求意见的范围,召集村民代表大会实行无记名海推,候选人会更准;候选人考察可以多走访一些人,但只需记在笔记本上就可以了;填写选票和委托投票更要把握“灵活性”。很多选民的参选意识并不高,如果候选人不是特别有威信或是家(族)人,选谁都会无所谓甚至不想选,如果硬是要他们选,他们是会随意填写,这就要求不厌其烦的把候选人介绍好。在本次换届选举中,笔者了解到一个“空心村”的小选区,共两个组:一个组的选民是126人,在家选民只有48人,另一个组选民112人,在家选民只有42人,有的小组在家的选民更少,而有些选民家里有5、6张票却只有一个人在家,他们要求要么一张选票都不填,要么把家里所有的选票都给他填,这就要求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充分把握好灵活性;唱票也没必要那么麻烦,如:二选一的话,既然支持了一个人另一个人当然只能是反对,而多数人已习惯于不再另一个人后面划“X”,即便另一个人后面没有符号没必要把另一个人唱成反对和弃权,看一张票有没效,关键还得看票里支持的人超不超过应选名额。全程纪实和回头看也要就重点和必要的环节加以记录即可,尽量的减少一些资料,没必要过于追求完美而人为的增加工作量。

四、应加快推进先进设备的利用。随着科技进步,电子信息平台越来越走进千家万户,从节约、高效出发,无纸化办公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笔者认为可以尝试每个建制村的政务大厅内安装一个终端服务机,平时可以办理银行业务(存、取款)、社保业务(养老、医疗等保险的查询、缴费、取款)等业务,在换届选举时在里面安装一个选举服务器,候选人的基本信息,现实表现,履职能力,奖惩情况,施政设想等信息都可以从中查取,这样有助于选民更了解候选人,增加凝聚力,提高选民的参选意愿。在选举时,选民凭身份证在终端机上刷下领取选票,不识字的可在机上直接点激候选人头像,在外选民可以凭身份证直接登录系统进行投票,这样会大大提高参选率,这样也可以杜绝一些人利用代写,委托投票从中作梗。

作者单位:湖南省嘉禾县袁家镇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