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颜复勇:关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思考

[ 作者:颜复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23 录入:实习编辑 ]

近年来,我国农村房屋风貌改造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城镇形象得到了有效提升,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仍然较为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人居环境脏乱差的现象比较突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生态保护,是当前和今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一是传统农业肥料的污染。在单纯追求农产品产量上升和收入增长的目标驱动下,农村的化肥农药施用量仍居高不下。长期、大量和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受到严重污染。

二是工业企业“三废”污染。农村工业面广量大,普遍存在低、小、散的特点,多为工艺陈旧、设备简陋、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排出的废水、废气、废渣难以处理好,农村无力承担污染治理费用,绝大部分企业没有污染防治设施,且布局不合理,不利于污染集中治理。

三是种养殖业产生的污染物。农村种养殖业能带动农民增收和走向现代化农业,国家对此也有着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在农村得到了迅猛发展,但由于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费用大,大部分业主环保意识薄弱、片面追求规模和经济效益,只是建设一些面积小的沼气池、化粪池等处理设施,污水经简单处理后就直接排出。污水、粪便、作物秸秆以及残留农膜等废弃物大量增加,且综合利用率低,导致农村面源污染严重。

四是乡村旅游带来的污染。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特别是自驾游、乡村游、休闲游的快速发展,农家乐也在蓬勃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农家乐餐饮废水、生活污水以及餐饮油烟一般只经过简单处理甚至直排;大量的住宿、餐厨垃圾未经分类就倒入垃圾桶中;农家乐将露天烧烤和篝火晚会作为特色项目吸引自驾游客人,产生大量的车辆尾气和烧烤油烟;等等。

二、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建议

一是做好创建生态示范区工作。生态示范区创建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重要载体。因此,要将生态示范创建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载体,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区创建,以规划为龙头,以解决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为重点,着力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整治乡镇街道和村庄环境,防治农村工业污染,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饮用水源,美化人居环境,切实解决农村“脏、乱、差”的问题。

二是做好农村饮水源地保护工作。组织力量对县内各乡镇、村的饮用水源地进行初步调查摸底,编制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划定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在保护区内,严禁使用剧毒农药和堆放垃圾等,防止水源受到污染。重点开展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以及饮用水源地污染源的整治等工作。重点防治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渔业污染,加强农村环保工作和生态建设。 对农村生活污水积极开展治理,把相对集中排放的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可建一个既实现污水净化又获得景观效应的村中湿地生态公园。整个处理系统无需动力,不添加化学药剂,不用专有设备,运行管理简单,在处理污水的同时可提高当地群众的公共卫生意识,起到良好的示范性作用。

三是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整治工作。在各乡镇、村开展村庄垃圾收集站台和垃圾填埋场建设,建立“户保洁、组收集、村转运、镇处置”的城乡统筹垃圾处理模式,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在辖区各村组建立垃圾环卫管理制度,设立专职保洁员。村庄应建垃圾收集站台,并由专职人员定期清运到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场。还要对辖区垃圾填埋场环境问题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对发现有环境违法问题的垃圾场实施挂牌督办,严格执行后督察制度。边远分散地区可采取资源化的就地处理方式。 优化农村生活用能结构,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控制煤和柴草的使用,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四是做好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要科学划定畜禽养殖功能区,强化畜禽养殖环境监管,划定禁养区,基本实现禁养要求。定期开展辖区内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专项执法行动。摸清全辖区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的底数,对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中的部分环境违法企业,要限期整治。

五是严格控制农村工业污染。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环保准入门槛,禁止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淘汰污染严重的生产力和工艺、设备。强化限期治理制度,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实行限期治理,治理期间应予限产、限排,并不得建设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项目;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其停产整治。

六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动农村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广粪污、秸杆等的无害化循环利用、综合利用,实现从“排除废物”到“净化废物”再到“利用废物”的过程,达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如:将养殖业与种植业、水产业、林业等有机结合,形成循环生态种养殖模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化肥使用量,积极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以促进养殖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生态化。

作者单位:秭归党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