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同新任县委宣传部长培训班学员座谈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基层和农村为重点,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发展健康向上的乡土文化,积极提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大力推进文化小康建设,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优质的精神文化生活。《人民日报》11月2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十三五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实践证明,文化小康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保障。可以说,没有文化小康,就不能如期实现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而推进文化小康建设,农村也是重点和难点。因而,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抓好农村文化小康建设,为实现全面小康助力加油。
加快农村文化小康建设当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也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但是,在许多农村,文化生活却是短板,难以适应农民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甚至拖了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的后腿。改变这一现实已成大势所趋,民心所向,非抓不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并与现代先进文化相融合,就能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
加快农村文化小康建设为促进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注定难以繁荣昌盛,更没有长久生命力。文化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阶梯。俗话说,只有富脑袋,才能富口袋。因而说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必由之路。能起到春风化雨、涵养和增强全民素质的重要作用。只有让广大农民掌握了先进文化,才能为促进和加快农村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
加快农村文化小康建设为实现全面小康提供动力保障。文化亦是生产力这一点勿容置疑。若想实现全面小康需要文化软实力凝心聚力,软硬实力相互融合促进,相得益彰,从而促进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齐心合力抓发展的良好局面。就当前来说,学习宣传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头等大事。采取各种行之有效措施,迅速在全国城乡掀起宣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热潮,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和干劲统一到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上来,促成众人划浆开大船的势头,使中国这艘巨轮劈波斩浪,扬帆远航,驶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彼岸。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文明网 2016-11-03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